A20: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尚长荣三部曲传承版展演昨开幕~~~
尚长荣三部曲传承版展演昨开幕~~~
尚长荣三部曲传承版展演昨开幕~~~
尚长荣三部曲传承版展演昨开幕~~~
     
2017年09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尚长荣三部曲传承版展演昨开幕
老师坐台侧 轻轻打节拍
王剑虹
■ 董洪松在《贞观盛事》中饰魏征
■ 杨东虎在《曹操与杨修》中饰曹操
  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大剧院、上海京剧院联合主办的“尚长荣三部曲”传承版展演昨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第一部《贞观盛事》。前一天晚上才从美国演出完8场《霸王别姬》飞回上海的77岁的尚长荣,昨晚特意赶到演出现场为年轻人把场。尚长荣的弟子、扮演魏征的董洪松说:老师来了,心里就踏实了。

  “尚长荣三部曲”不仅是尚长荣最具代表性的三部新编历史剧,也是上海京剧院近三十年来创作的新编戏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把这些优秀剧目传承下去,使其能够在舞台上始终保持活力、久演不衰,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上海京剧院2015年启动“尚长荣三部曲”传承计划,以每年一部戏的节奏把尚长荣最具代表性的三部新编历史剧传承给年轻一代演员。昨天开始的展演,是三年传承计划的一次总的汇报。去年和前年传承的《贞观盛事》和《曹操与杨修》分别由尚长荣的两个弟子董洪松和杨东虎担纲主演,而今年完成的《廉吏于成龙》则由两位青年演员共同担纲。

  虽然董洪松之前已演过几次《贞观盛事》,但一个人演全剧还是第一次。不巧的是,这些天排练和前一晚三合成时,老师尚长荣都因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演出而无法到场。还好演的当天老师赶到,这让董洪松心里踏实了不少。在董洪松演出时,尚长荣就坐在上场门边的道具箱上,一边听着学生的唱,一边用手在腿上轻轻打着节拍,有时还会微微张嘴跟着哼唱,到了转腔的关键时刻,尚长荣往往侧耳细听,偶尔还微微点头、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有时甚至突然走到侧幕边细看……

  对于年轻一代的表现,尚长荣是肯定的,他说,新编戏在技法上要求很高,“戏是好戏,难度也蛮大的”,所幸“这个接力棒他们接住了”。不过,尚长荣强调,这只是一个开始,不能满足。下月,“尚长荣三部曲”传承版的另两部也将上演。中旬,还将举办“尚长荣‘三部曲’传承与戏曲人才建设专题研讨会”。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曹操与杨修》传承版10月1日19:15演于逸夫舞台

  ■《廉吏于成龙》传承版10月11、12日19:15演于逸夫舞台

  记者手记

  教戏,也教理念

  这几年,尚长荣花费大量精力在“三部曲”的传承上,不仅教戏,更教创作理念和思路,希望年轻人能够“门儿清”,做个“艺术上的明白人”。而让年轻人受益最多的,正是这些理念、思路的传授。

  董洪松告诉记者,通过学习,自己很有感悟、收获良多,不仅仅学了戏,更学了很多观念上的东西,在演别的戏时也会因此有很明显的提高。董洪松以前些年排的《情殇钟楼》为例说,以前演这戏只是演个大概,但通过“三部曲”的传承学习,又经自己重新琢磨、研究,再去演这个戏,在舞台上的呈现就不一样了,不仅变得“具体”了,而且心里也特别踏实。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文化体育设施新风景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好吃周刊
   第A29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30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A31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32版:专版
“文艺复兴三杰”作品在沪“碰头”
老师坐台侧 轻轻打节拍
“美影明星”开“派对”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20老师坐台侧 轻轻打节拍 2017-09-28 2 2017年09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