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为此纷纷留言:“被祖国丰富的地貌和隽永的历史震撼到!”“极具地理特色和可视性的出题方式改变了以往益智类节目给人形式刻板、答题机械的印象。”“这个节目完全是地理与历史的高度结合,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全国首档历史地理类大型文化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这档综艺节目融历史人文、地理知识、诗词典故、美丽景色、生态文明于一体,不仅内容令人耳目一新,也唤起了广大观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融入历史人文
荧屏上,《绿水青山看中国》在展现一幅幅美丽图画的同时,也传递着许多丰富有趣的历史地理知识。如杭州、承德为何都会被称为“方言岛”,它们的语言为何会与周边有很大不同。通过选手竞赛、嘉宾讲述,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带有浓厚北方语系色彩的杭州方言与南宋由汴梁迁都杭州有关;而承德话则更接近于北京话,也与当年这里是八旗子弟在此驻防有关。
这样的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赛题在节目中比比皆是。如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符号的茉莉花,为何是外来物种?福建泉州的跨海古桥为什么被叫作有河南地域特色的洛阳桥?为何阿拉伯、意大利都声称是面条的发源地,而其实4000年前最早的面条被发现在青海民和?而王立群老师为啥说,郑和是中国最早的动物园园长?这一连串的赛题让观众看后十分感叹:人文地理果然不分家,看这档节目长知识还需认真做做笔记,追电视剧从未这么认真过啊!
引发爱国情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它既是壮丽山河,也是美丽诗篇,既是绿色生态,又是挥之不去的乡情、乡愁。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迷恋于华夏大地的山水之间,又将浓浓的真情实感留在了字里行间。如李白的浪漫诗句,就分别道出了剑门关、白帝城、黄鹤楼、敬亭山等地名,也让观众对这些景致有了更深的感悟。81名地理、历史爱好者共同参与“一叶知秋的扫雷游戏”、“行万里路的地图行走”和“猜猜我在哪儿的自媒体出题”等综艺竞赛,生动有趣地描绘出一幅幅美丽中国的壮丽画卷,承载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记忆,大大丰富了美丽中国的文化内涵,引发了浓浓的爱国情怀。
讲述百姓故事
在绿水青山间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也是这档节目一大亮点。
74岁的吴美熙老人讲述了自己30年间为保护培田古村落而奔走的动人故事,从而使这个福建客家小山村因其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而闻名天下。30余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个书院、两道跨街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堪称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
一些“游侠”与观众分享了他们的人生体验。以自行车拉着迷你“小房车”走遍祖国,“带着女儿环行中国”的齐海亮父女也来到现场,他们的传奇故事不仅丰富了观众的地理认知,也让人们感悟到了一种精神力量:“我们爬过的海拔超过5000米的山有15座左右,超过4000米的有20多座,超过3000米的就数不清了。”
前晚夺得单期冠军的李天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他说:“想在20多岁就走许多地方,等到80岁就是最美好的回忆。”他孤身一人用了60天时间从四川雅安纯徒步1900多公里到拉萨,他还曾徒步穿越了多个无人区。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