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致敬越剧十姐妹 唱响美丽新时代~~~
致敬越剧十姐妹 唱响美丽新时代~~~
     
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越剧十姐妹 唱响美丽新时代
茅威涛:把上一代的精髓传承下去
赵玥
■ 茅威涛正在演唱
  送别 “最美的蝴蝶”傅全香,当年绝代风华的“越剧十姐妹”如今已在天上重逢,不少人都说,傅全香为“越剧十姐妹”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昨天以“致敬越剧十姐妹 唱响美丽新时代”为主题的“优越中国”中国越剧精英演唱会亮相上海大剧院,自称这场越剧演唱会“包工头”的梅花奖得主茅威涛,也与本报记者分享了这场演出的台前幕后。

  剧目传统有创新

  越剧发源于浙江,兴起于上海。继杭州、温州、台州、宁波的巡演后,上海成了 “优越中国”演唱会巡演出省后的第1站。茅威涛也早已感受到上海观众将越剧视为家乡戏的热情,正是因为上海观众对越剧的追捧,才形成了名噪一时的越剧十姐妹,也让越剧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剧种之一。

  演出剧目方面,“优越中国”尽可能体现了流派的完整性。其中,既有“十姐妹”的代表作品如袁派的《凄凉辽宫月》、范傅流派的《梁祝》、徐王流派的《春香传》、戚派的《白蛇传》等,又有其它越剧流派创始人的经典作品如毕派的《唐伯虎点秋香》、吕派的《穆桂英挂帅》、金派的《盘夫索夫》等。

  压轴出场的茅威涛既演绎了一出传统剧目《孔雀东南飞·惜别离》,也演绎了一出创新剧目《二泉映月·且向泉中唱月明》,把《二泉映月》作为主旋律融在唱腔中,并在尹派唱腔里惊喜地融入了一段毕派唱腔,非常别致。

  越剧人承上启下

  袁雪芬曾说过:“越剧是喝着话剧和昆曲的奶长大的。”从绍兴嵊州的田间,到繁华的海派都市,老一辈越剧人将越剧作品中香艳低俗的部分逐渐淘汰,加入了不少严肃的戏剧元素,演变成今天活跃在舞台上的越剧剧目。越剧相对短暂的发展历史,让茅威涛经常劝诫80后、90后的越剧演员,一定要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之上,再去吸收其他剧种的精华。

  对于傅全香去世后,越剧面临着“一个时代终结”的说法,茅威涛并不认可。“确实以十姐妹为代表的具有符号性质的一代都不在了,但是像王文娟、吕瑞英、金彩凤、尹小芳老师等晚一辈的都还健在,中生代和青年演员也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的传承人,茅威涛这代人看过徐玉兰、王文娟、戚雅仙、毕春芳、吕瑞英、金采凤、尹小芳,还有她的老师尹桂芳的现场表演,但是青年一代的越剧人可能没有机会看到。茅威涛也因此把自己定位成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我的任务就是把我思考的东西传给她们,尽可能让她们去多知道一些前辈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程式是怎么来的。我们这代有责任把上一代的精髓传承下来,去开启新的一代的篇章。” 

  见习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茅威涛:把上一代的精髓传承下去
小剧场释放大能量 小龙套挑梁大角色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3茅威涛:把上一代的精髓传承下去 2017-12-06 2 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