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转眼已是七年。七年前,当加拿大人舒德伟来NBA中国正式履新,第一个月,姚明便宣布退役,然而,NBA中国的业绩不仅没有下滑,反而持续走高。如今,NBA的年营收已达到数亿美元……
后姚明时代逆势而上
在加入NBA前,舒德伟曾担任WTA(世界女子网球协会)主席。为了NBA这份极具挑战的新工作,他举家搬到北京,却没想到,中国篮球的标杆姚明突然退役了。“我心里打起了鼓,接下来该怎么办?但我身边的每个人都跟我说,我们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乔丹退役时,很多人都说NBA的苦日子要来了,结果并没有。”舒德伟坦然诉说着七年前的故事。
后来,姚明开始担任NBA大使,同舒德伟也成了好朋友。双方在中国篮球的发展方面达成了越来越多的合作,积极推动了中国青少年篮球的发展:比如,达成开办NBA姚明篮球学校的合作;比如在NBA中国独有的新年观战派对上,姚明总是特邀嘉宾;再比如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同他以及姚明一起在上海以球会友……“所以,即便是姚明退役这种看起来很艰难的时刻,反而给了我积极的能量。”舒德伟感慨道。
从未考虑过效力期限
最初的时候,舒德伟从未想过要在NBA呆七年之久。“我当时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发挥一点作用,慢慢扩大NBA在中国的生意。”
虽然他出身于加拿大的网球世家,外祖父、母亲均是知名网球运动员,本人也曾在2007-2009年期间担任WTA的CEO并升任主席,但其在中国体育界的名头还不够响亮。所以当其被任命为NBA中国CEO时,在体育圈子里,大家私下里说及他的第一反应,都会称呼他是Jennifer Hsiung的丈夫,爱妻Jennifer是央视国际频道知名华裔女主持。
然而,一晃七年即将过去,舒德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而将NBA中国的商业收入和NBA在中国的市场成熟度推到了新的高度。
2004年至今,14支球队在大中华区为球迷带来了24场比赛。在舒德伟的任期内,NBA中国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台北举办了13场NBA季前赛,所有比赛球票均售罄。而在商业世界,今秋的NBA中国赛创下了一个新纪录——赛事赞助商的数量达到了19个。这样的“战绩”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体育营销市场的日益繁荣,另一方面,也得益于NBA中国在市场开发方面的成功。
本土化运营成为标杆
“NBA中国赛的成功举办,为我们NCAA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也为我们探索中国市场提供了一个模板。”上月,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PAC-12联盟主席斯科特如是说。
如今,对于想要开拓中国市场的海外职业体育联盟而言,NBA是一个标杆性的存在。
如何面向中国观众?NBA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今年新春期间,NBA推出史上最长的新春贺岁系列活动,长达17天,多达3亿的中国球迷观看了联盟全部30支球队、总共60场比赛,并有4支球队在活动期间身穿中文秋衣比赛,9支球队在主场庆祝中国新年。
当然,NBA在中国的发展,还离不开媒体传播力。据NBA中国方面的数据显示,上赛季,超过7.5亿球迷通过电视观看了NBA比赛,还有约4.5亿球迷通过腾讯平台观看了NBA比赛。
“看到在过去的七年中,NBA在中国取得了如此长足的进步,这让我感到非常骄傲,”舒德伟表示,“我们大幅拓展了NBA在中国的转播,建立了多个NBA精英训练中心,并且和一系列国有和私有企业结成了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NBA在中国的业务和篮球运动发展中蕴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和继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参与其中。”
本报记者 陶邢莹
相关链接
舒德伟其人
舒德伟生于加拿大渥太华,拥有西安大略大学法学学位以及多伦多大学三一学院政治学学位,并辅修国际关系专业。
2004年加入WTA,担任首席法律顾问。2008年入选体育产业日志评选的“体育界40位40岁以下成功人士”的名单。2009年8月被正式任命为WTA总裁,并主管WTA中国业务。
2011年3月,时任NBA主席的大卫·斯特恩宣布舒德伟出任NBA中国CEO,全面负责NBA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工作,并积极推动篮球运动在大中华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