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比看,食品价格上涨4.4%,影响CPI上涨约0.88个百分点。其中,鲜菜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18.1%和6.4%;水产品和畜肉类价格分别上涨8.0%和2.0%,四项生鲜食品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82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CPI涨幅扩大主要受春节“错月”影响。今年春节在2月份,而去年在1月份,春节“错月”致使2月份的对比基数相对较低,加之春节前后食品和服务价格环比上涨导致CPI同比涨幅扩大。另据测算,在今年2月份CPI2.9%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
2月份CPI跳升,使得不少人对今年的物价涨幅是否会继续扩大十分关心。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2月份CPI同比涨幅2.9%,很可能就是2018年内物价的高点。”连平认为,2018年物价仍将温和运行,通货膨胀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很小,全年CPI涨幅预计在2%左右。虽然同比涨幅高于2017年的1.6%,但仍将明显低于3%的政策目标,更谈不上是高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