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杆“升级”
按照“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头合一”的原则,这一轮架空线入地将同步推进以道路照明灯杆为载体的综合杆建设,规范“城市家具”,做好通信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届时,通信杆、信号杆、路名牌杆、电线杆等将统一收进“升级版”路灯杆。
综合杆设计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降低杆径和箱体体积,实现功能预留、结构轻巧、搭载方便。在市住建委牵头编制并发布的《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术导则》上,从道路杆件、箱体到“城市家具”等多方面提出了设置要求,以指导规范设计单位编制“一路一方案”。
整治有重点
2018年,上海将确保完成100公里道路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重点聚焦人民广场、新天地、徐家汇、衡复风貌区、北外滩、陆家嘴、五角场、张江科学城以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周边区域,统筹推进道路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
在时间节点安排上,确保9月底前完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周边及重点区域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12月底前完成其他区域整治工作。目前,虹口区、徐汇区、黄浦区等已率先启动前期研究,力争3月份实现第一批架空线入地项目。
● 虹口区2018年计划开工16公里、竣工12公里。率先启动四平路—吴淞路(新港路—海宁路)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管道风险点排除及全要素道路景观提升的“三合一”综合工程。
● 徐汇区今年以衡复风貌区为核心开展重点整治,计划开展24条道路长度约27公里整治工作。首批道路包括淮海中路、岳阳路、武康路、肇嘉浜路、余庆路5条道路。
● 黄浦区已完成架空线入地选线工作,初步确定电站选址方案,推动南京东路(河南中路-外滩段)“多杆合一”试点。
● 闵行区今年聚焦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虹桥商务核心区域及周边拓展区域进行现场核实,做好电力线入地前期开关站和配电站的选址等工作,研究入地初步方案。 本报记者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