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说,国外有一种“银行”,专门储存人的“善行”——做了若干好事,被记录下来。以后如做好事的人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可以向“银行”求助,“银行”就会调动各种资源来帮他的忙。听上去,这有点像此间的“无偿献血”:家庭成员中有献过血的,一旦其他家庭成员需要输血,医院会优先予以照顾。
是否有点“善有善报”的功利味道?实际上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公平“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嘛。
于是想到,不少老年人,脑子里总想着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为我老了,大家都要来为我服务,否则就是不尊老不爱老,他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的另一面——自己也要身体力行,力所能及地为别人多做些好事、善事。如果一直持有以上狭隘的想法,可以预计,这类老人相对来说很难得到社会或家人更多更好的照护和帮助。
现实情况是,那些一心想着帮助别人,或者不轻易给别人添麻烦的老人,倒是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帮助。此类例子很多,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