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为什么眼睛老是流泪?是衰老、怀旧还是疾病征兆?实际上,老人爱流泪,是一种病态的反应。资料显示,约九成的老人流泪属于功能性异常。那么老人为什么眼睛老是流泪呢?总是流泪又应该如何是好呢?眼科专家许龙华教授表示,真正由于泪道炎症导致泪道阻塞而出现流泪症状的老年患者日益减少。有些老人的泪道很通畅,眼部也没有明显病变,之所以“老泪纵横”,主要是因为眼皮松弛,肌肉发生退行性改变所致。
经常流泪竟是结膜松弛所致
就像每一滴酒都回不到葡萄,我们回不到曾经的年少。每个人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衰老,人上了年纪,全身皮肤就会变得松弛,形成皱纹,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同样的道理,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群,覆盖在白眼球表面的那一层“皮肤”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松弛。我们所说的这层“皮肤”,在医学上不叫眼球皮肤,而叫做眼球结膜,当这层眼部“皮肤”出现松弛时,泪水无法通过原有的轨道排出,不能沿下眼皮边缘流到内眼角,就会引起流泪不止。
据许龙华教授介绍,结膜松弛,也叫结膜堆积综合征,指下方球结膜松弛、堆积于下穹窿,甚至暴露于下睑缘以外并引起眼部刺激的疾病。结膜松弛症是眼科常见病,主要表现是不自觉地流泪,开始主要是迎风流泪,后来在屋内也不自觉地流泪,有的甚至由于反复流泪,擦拭双眼,导致眼睑皮肤红、肿、痛甚至糜烂,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结膜松弛最常发生于黑眼球下方中央部,其次是内、外侧,松弛的球结膜无法紧贴着眼球移动,在眼球与下眼皮上缘之间成皱褶,一些松驰的结膜甚至突出跨在下眼皮上缘。病人可以出现流泪、异物感,尤其是当眼球向下转动时,松弛的结膜更加明显,严重病例可有眼刺痛、灼痛感等不适症状,突出在下眼皮上缘的结膜可能出现小出血或小溃疡,可引起多种眼部不适症状。
拭泪方法错误会加重病情
许龙华教授指出,此类眼科疾病往往被视为老年人的正常生理变化而被忽略,多数老年人觉得流泪只需要多擦拭一下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由于松弛结膜不能形成正常泪膜,眼睛出现干燥、充血、水肿等异常。同时,因为泪液不能正常引流到泪点,使泪液排泄障碍,流出眼皮之外。泪液的清除延缓可以发生许多组织学方面的改变,反过来又会加重结膜松弛。而且,多数老年人拭泪的方法错误,同样也会加重结膜松弛。若用力向下擦拭泪水,可导致眼睑外翻,会使得流泪症状更为严重。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向鼻上方擦拭或在外眼角轻轻吸干。
所以,一旦有流泪问题,应去医院就诊,排除流泪是否由眼部疾病引起,包括泪腺疾病、倒睫、泪道阻塞等。若确有器质性病变,应及时诊治。其次,如果是结膜松弛症引起的流泪,也不用紧张,只要诊断明确,治疗结果一般较好。一般结膜松弛症分为四个等级,没有明显症状的为一级,有流泪,或者异物感;如伴有眼部干涩则为二级;流泪、异物感、眼部干涩状况严重的为三级,如果患者除了这些症状外眼部还有刺痛、灼痛症状,就为四级的结膜松弛症。
许龙华教授认为,对于结膜松弛症的治疗,应避免自行乱用眼药,需医生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决定。轻度结膜松弛的老年朋友可采用局部按摩和湿毛巾热敷,必要时需可根据病情手术解决。他还提醒,泪水就如白发一样并不可怕,该擦就擦。特别是骑车时,应该马上擦拭或用力闭眼排除泪水,以免因视线模糊而发生危险。
总之,许多中老年人对结膜松弛症知之甚少,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如果有流泪现象,最好仔细的检查眼睛,查看是否是由于球结膜松弛症引起的流泪不止。患了结膜松弛症的人也不用着急,因为只要诊断明确,治疗结果一般较好。
■特邀专家
许龙华
教授/副主任医生
原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医院整形科主任。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40年,曾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眼科各类眼病、眼部整形诊疗方面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实施4万多例眼整形手术。
临床擅长:结膜松弛、眼眶骨折修复术、眼眶肿瘤摘除术、义眼台植入术等高难度眼眶疾病手术及上睑下垂,祛眼袋,重睑术等眼表手术。
眼科义诊通告
经相关部门批准,上海爱尔眼科医院举办义诊活动。活动期间,本着“便民惠民”的原则,特开通(免首诊挂号费、免检查费、免费专家会诊等)多项绿色就医通道,向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眼科咨询、检查服务。
爱心提示:本次义诊采用电话/短信预约报名的方式
■义诊预约电话:185-1636-0302
■义诊时间:2018年3月30日上午8:30
■义诊短信报名:编辑短信“义诊+姓名+联系方式”发送到185-1636-0302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286号(10号线宋园路2号口)
义诊备案编号:长卫登字(2018)第0055号
本版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