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不言弃的“内镜大师”
倪建波
  倪建波

  新年伊始,当大家还沉浸于迎新年的喜悦之中,上海市第一人民消化内镜中心早已在万荣教授的带领下,重新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诊疗工作中。

  时钟滴答响,内镜中心ERCP室的时钟已然来到了元月初九的21:00,而万荣主任带领的医护团队仍在挥汗如雨,这台复杂的ERCP手术已经攻坚了将近五个小时。这是一位从新疆慕名而来的患者,胆囊癌术后梗阻性黄疸,外院留置的T管意外脱落,梗阻性黄疸及胆管外瘘曾令多家医院的消化专家们一筹莫展。万教授术中发现,胆系肿瘤已累及十二指肠球降交界,致十二指肠严重狭窄、变形,普通内镜无法继续通过,故首先通过十二指肠金属支架置入术及扩张术打通了消化道,但因肿瘤侵犯太广泛,十二指肠镜仍难以继续通过。尽管万教授利用娴熟的ERCP技术于普通胃镜下觅及十二指肠乳头,但患者术后解剖结构的改变以及肿瘤浸润给胆道插管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于是万教授团队当机立断,创造性地结合介入技术经胆总管体表瘘口置入导丝、胆道球囊封闭胆管上口,逆向引导导丝至内镜前端,终于在更换六次内镜、历经五小时微创手术、结合四种高难度技术、置入三枚支架后,内镜中心医护团队和麻醉团队的成员们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术后第四天,患者的黄疸得到了解除,胆瘘也被有效遏制,并顺利出院。

  “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这是患者对万主任的由衷赞美。而一次次成功手术的背后,“攻坚克难,永不言弃”则是上海市一消化中心团队的精神写照。作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行政主任、内镜中心主任,万荣教授坦言:“我们背负的不仅仅是沉重的铅衣,更多地肩负的是作为医者的使命。”

  近年来,大量的胰腺癌、胆道癌、化脓性胆管炎等危重症患者蜂拥而至,市一消化科每周都在完成着类似复杂、高风险却又有效的内镜手术。除了ERCP手术上的高超造诣,万教授其实精通所有被消化同行称为“五镜三E”的消化内镜先进微创手术。此外,万教授团队在2017年率先开展了亚洲首例MUSETM内镜下胃底折叠术,为很多长期被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所困扰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该技术也经东方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后得到了积极的社会反响。该团队还创造性地发明了Vela激光等新技术,为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解除梗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一切为了患者,为了一切的患者”,万教授表示,“我们团队仍在不断创新,希望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解除病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公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阳光天地(248期)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广告
至为平凡的奇遇
百岁老母的念叨
永不言弃的“内镜大师”
不得了小姐养成指南
油菜花开
布达拉宫的春天视角
扫一扫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永不言弃的“内镜大师” 2018-03-27 2 2018年03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