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其多种同属植物的带根全草,为药食两用食物,入食则鲜用,入药鲜用、晒干应用均可。
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退黄,通淋止痛之功。适用于乳痈,乳房胀痛,乳蛾,疔疮热毒,热淋,黄疸,热结便秘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肺,利膈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本草衍义补遗》言其“解食毒,散食滞,化热毒,消热肿结核疔肿”。《本草备要》言其“专治乳痈,疔毒,亦为通淋妙品”。《本草正义》则言“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症,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疖,红肿坚块,尤为捷效”。
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果胶,胆碱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故有“天然抗生素”之称。由于制药工业的发展,蒲公英已被制成多种剂型,如针剂、片剂、糖浆剂、冲剂等,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感染性疾患,除外科的淋巴结炎、疖肿、乳腺炎、丹毒外,还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肝炎,胆系感染,五官科感染,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甚至手术后预防感染败血症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1.蒲公英粥:蒲公英3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蒲公英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蒲公英择洗干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乳痈,乳房肿胀疼痛,流感,感冒,热结便秘等。
2.凉拌蒲公英:鲜蒲公英、生姜、大蒜、葱白、调味品各适量。将蒲公英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鱼腥草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适用于感冒,流感,咽喉疼痛,疔疮疖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