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战略发展机遇
当前,长三角地区已进入深度一体化新阶段,随着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成立运作,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纷纷驶上了“快车道”。南通作为上海“1+6”大都市圈组成城市,是沪通深化合作的重要门户,也是江苏省批复建设的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近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政府批复的《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将上海“北大门”建设作为全局性的重大战略来抓,始终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
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在会上做主旨发言时表示,南通是是名副其实的“江海门户”。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凭借苏通、崇启等过江大通道,已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互联互通的交通枢纽,不断加速“向南通、通上海”的前进步伐。一年来,南通委托沪苏两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开展上海“北大门”空间战略规划研究,与上海共同编制《东平-海永-启隆城镇圈协同规划》,实现了沪通空间规划衔接上新的突破。比如:与上海方面成立沪通交通对接联合工作组,推动北沿江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加快沪通交通同城化步伐;深化沪通经贸交流合作,全市50%以上企业在上海有合作关系,60%货物通过上海口岸进出,70%副产品供给上海;积极策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绘制沿江生态一张图,在面向崇明的沿江区域划定150平方公里的生态带,沪通生态共保共治格局已初步形成。
产业机制不断完善
同时,随着产业加快集聚催生不断发展的需求,南通对外开发平台日趋增多。现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13个省级开发园区,数量均位列江苏第二,另有跨江跨境合作园区14个,其中沪通合作园区7个,这些园区集聚了全市80%以上的产业项目。随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吸引许多中外先进制造、科技研发等领域知名企业、机构来南通投资合作,有力推动了南通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作为投资的主阵地,园区集群发展、特色发展,也为高质量项目落户创造了优越条件。据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介绍,南通是全国首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市,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建设被誉为“全国样本”。当前全市正在打造以“不见面审批、零缺陷服务、精准化监管”为核心的“放管服”改革升级版,超过80%审批服务事项做到网上办理,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分别仅需3个、5个、50个工作日办结,造就了南通最具特色的营商环境。
当下,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南通经济发展的主要航向,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成员,南通理应肩负起江苏省政府赋予的建设上海“北大门”的新使命,努力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彰显南通定位、发挥南通作用,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多担责任。 本报记者 唐闻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