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日游击队的香港奋战记
白孟宸
早期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员
日军占领香港黄泥涌峡炮台
东江纵队在土阳的指挥部白楼
■ 日军在香港进行奴化宣传
■ 东江纵队打击敌人
游击队战斗在港深交界处
■ 日军中尉松田向香港英军战俘宣读战报
■获救飞行员科尔的旧照
科尔与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话别
■ 香港鲤鱼门炮台遗留的日军工事
■ 东江纵队转移到山东烟台解放区
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接受解放区少年献花
香港维多利亚湾旧影
  ◆ 白孟宸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在香港地区展开卓有成效的斗争,正如其宣言里所总结的:“三年零八个月,冒出生入死之险,不惜重大牺牲,救护盟邦人士,肃清土匪活动,破坏敌伪统治,保护人民利益,确实尽了我们应有的努力,并做了许多成绩。”

  学历高得惊人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仅用17天便占领被英国统治的香港。其实,早在日军动手前,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后改名东江纵队)便将敌军情报通知港英当局,但未受重视。日军进攻香港时,游击队在敌后积极活动,有一次,游击队员曾方在夜里发现前面有黑影,误以为是英军丢掉的物资,他准备一脚踢开,不料踢到的是躺在地上休息的日军,好在曾方出枪快,顺手击毙敌人,迅速撤离。

  1942年2月,港九大队成立。若论抗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哪支武装平均学历高,港九大队铁定排进前三甲,从领导到基层战士都不乏高材生,像东江纵队敌工科副科长林展便是香港庇理罗士女子中学的“学霸”。港九大队不仅是战斗队,更是工作队和宣传队,破除半封建半殖民地化带给香港的各种陋习,把民众团结在自己周围。

  当年,广大香港渔民遭受残酷压榨,由于日军大搞物资限量配给,渔民每天仅能获得0.5公斤口粮,海上作业所需的煤油,日配给量也仅有1.5公斤。渔民还饱受鱼栏主的欺压,他们逼迫渔民借高利贷,不准渔民女眷上岸,甚至还享受对渔女的所谓“初夜权”。对此,港九大队一方面组织渔民合作社,用鲜鱼到内地换购粮食煤油,另一方面发动“渔民协会”与封建鱼栏主进行斗争。同时,港九大队的“秀才”们还在渔船上开办学校,教授渔民读书。

  经过这些行动,香港渔民普遍意识到只有跟随共产党,才能争取光明的未来,于是积极协助游击队打击敌人。

  神出鬼没的“老友”

  沦陷时期,最让香港百姓高兴的事,是隔三差五看到港九大队在交通要道甚至军警单位门口张贴抗日传单《地下火》。许多老香港人至今都记得当年“老友(游)神出鬼没”的情景。这些“老友”里,女英雄方兰可谓大名鼎鼎。1943年秋,方兰从东莞来到港九大队,担任市区队中队长兼指导员,香港百姓称方兰为“方姑”,她领导的武装最擅长攻心战和破袭战,任敌人围困万千重,却照样来去自由。

  1944年3月,日军展开新界大扫荡,游击队针锋相对地发起“四月大行动”,方兰领导市区队相继在油麻地、太古船厂、红磡等地张贴宣传品,她还安排潜伏日伪机关的队员梁福炸掉日军九龙宪兵队队部附近的四号铁桥。据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报道:“夜深人静,轰然一声,震动全港,市民均从梦中惊醒。敌寇则心惊胆丧。”

  和市区队一样,港九大队的短枪队也令敌人闻风丧胆。1943年,队长黄冠芳和副队长刘黑仔(刘锦进)带领短枪队乘夜突入启德机场,炸毁日军油库,后来又处决日本高级特务东条正之和日本宪兵雇用的汉奸翻译。4月,刘黑仔在市区发传单,宣布将攻打日军“南支”派遣司令部,吓得敌人慌忙抽回扫荡兵力,只能困守自保。

  至于海上,主要由渔民组成的港九大队海上中队更是威风八面。截至1944年,海上中队歼灭日伪军近两百人,他们还将火炮架在渔船上,对日军阵地实施袭扰炮击,令其难以招架。

  争夺“飞虎队员”

  事实证明,再多的敌人也抵不过勇敢的抗日军民。1944年2月11日,港九大队与日军展开惊险的“飞虎队员”争夺战,集中体现了港九大队各中队的战斗力。

  1944年2月11日,被誉为“飞虎队”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出动飞机空袭香港启德机场,美国飞行员唐纳德·科尔的座机被击中,他被迫在香港观音山九龙坳上空跳伞,日军出动上千兵力搜山。科尔回忆,当自己他听到日军嚎叫时,一名中国少年突然出现在眼前,拉起他的右手将他引向渺无人烟的密林深处。随后在市区队、短枪队和海上中队的共同努力下,科尔不但在敌人眼皮底下养好了伤,还顺利地回到后方。科尔回忆,养伤期间,小战士陈勋陪自己藏在炭窑里,陈勋用身上仅有的五毛日本军票,买来一块糖送给科尔,而他始终将这块饱含中国人民感情的糖果带在身边。当科尔乘船前往大后方时,港九大队特意准备了一艘装满炸药的帆船掩护,目的是遇到日军拦截时直接冲上去与敌同归于尽,以保护科尔脱险。最终,科尔成功回到桂林基地。

  在了解港九大队后,盟军主动与之接洽,商讨联合作战问题。由于香港独特的地位,港九大队设有由黄作梅担任组长的国际工作小组,主要负责营救被日军扣押的盟军人员,向盟军报告香港的各种情报。实际上,第14航空队对香港轰炸所需的各种情报支持都是由港九大队提供的。

  先烈的血没有白流

  港九大队成立三年多里,粉碎日军10余次大扫荡。从草创时期的上百人发展成800余人的抗日劲旅。同时,港九大队也是共产党抗日武装中最擅长城市游击战的部队,其市区中队拥有来自香港各界的300多名战士,甚至有人渗透进日本宪兵总队特高课。

  遗憾的是,从1945年英国恢复对香港统治起,直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港英当局都有意淡化共产党游击队的抗日功绩,导致大批香港人对这段历史不甚了解。1996年,方兰走访香港圣伯多禄小学,当年这里是日军刑务所,方兰的母亲冯芝就是在这里遇害的。方兰在《冯芝:我的母亲》手稿中写道:“香港很繁荣,明年就要回归祖国了,扯旗山上将要升起中国的国旗!妈妈,你和先烈的血没有白流。”

  199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仪式,纪念为保卫香港而捐躯的烈士,记录115名原东江纵队港九大队阵亡烈士姓名的战士名册被放入香港大会堂的纪念龛内,这标志着中国人自己的香港特区政府以广泛追认的方式,表彰了为保卫香港而浴血奋战的近千名游击英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科创上海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康健园
   第A2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抗日游击队的香港奋战记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0抗日游击队的香港奋战记 2018-05-14 2 2018年05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