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隐示“方位”的灯谜
江更生
  江更生

  运用方位进行扣合,是灯谜中习见的手法。谜界称之为“方位法”。经常猜谜的朋友,总会碰到一些在谜面出现表示方位字词的灯谜。这种灯谜还比较容易对付, 一般只要根据约定俗成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标示方向之法去破解谜底即可。如以“孔雀东南飞”打一“孙”字、以“西汉灭亡东汉建”打一“双”字。前者面句应视作“‘孔’之东部与‘雀’之南部的笔画均已飞走”,以剩下的“孑”与“小”二字,合而为底。明乎此,再看后例就不难理解了。这两条谜皆兼用了“方位法”和“离合法”。

  然而,并非所有用“方位法”扣合的灯谜都那么显山露水,如此直白地在谜面上亮出“方位”。还有不少云山雾罩的“方位灯谜”。灯谜作者会使出不同的障眼伎俩,偷偷将表示方位的字词引入谜中。他们别出心裁地利用谜条书写格式和面句文字所在位置的特点,再结合字义内容,巧行别解,配制出耐人寻味的隐形“方位”灯谜。让我们先看看横向书写的谜例,如以“陈米”为谜面,打四字成语“东食西宿”。又如以“IT”作面,打七字俗语“东一榔头西一棒”。上一谜中的“陈”作“陈旧”解,扣一“宿”字(注:也作陈旧解,如“陈年宿货”之“宿”),而“米”作“粮食”解,扣一“食”字,一字在左,一字居右,分扣“西东”二字。下一谜则先用“象形法”,悟出左面(即“西”)犹如短棒,右面(即“东”)浑如锤子(俗称“榔头”),故而相扣。接着再瞧瞧直式书写的谜例。如以“寮国儿童”为谜面,打一六字俗语。大家知道,“寮国”是老挝的别称,也可简称为“老”;“儿童”是小孩的意思,也可简称为“小”;面上二词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所以谜底为“上有老,下有小”。又如有人以《杨家将》中人物的名字由上至下书写“杨延嗣、赵德芳”作面,打一句四字成语。熟悉小说、戏曲的朋友准知晓上一个是“杨七郎”的大名,下一位乃“八贤王”的尊讳。由此可解出谜底为“七上八下”。若猜者忽略了面句自上至下书写格式,就会箭偏靶脱,难有斩获。

  除了横直两种书写格式的“方位”灯谜外,笔者还见到过不按常理出牌的“另类”方位灯谜。一条是斜着书写,一条是倒着书写,无独有偶,谜面均为一个字(谜界称为“独字谜”)。斜写的谜面是“出”字,要求打七字俗语一句;倒写的谜面为“看”字,请打四字成语一句。猜这两条谜必须结合其书写特点,前一条谜面“出”应视为有上下两个“山”,“山”又有“山梁”之称,且又歪斜不正,故谜底为“上梁不正下梁歪”(注:“梁”作山解)。后一条的“看”应视作上面是个“手”,下面是个“目”,而今倒写了,那么“目”就在高处了,“手”自然在低处了,谜底应为“眼高手低”(注:“眼”在此扣“目”)。

  人们常说成败在于细节,灯谜何尝不是如此?试看这种隐示“方位”的灯谜,正是那些容易让猜者“走眼”的字词位置的构谜“细节”,令猜谜者难以预料,大感有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文体汇
   第A07版:文体汇/动态
   第A08版:人物/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夜光杯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阅读/连载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金融城
   第A15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8版:家装专版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小人们的庆生和学会担当
那么长的“一会儿”
少些全换掉
隐示“方位”的灯谜
难忘都江堰
俏花旦(剪纸)
舌尖上的“老油条”
新民晚报夜光杯A11隐示“方位”的灯谜 2018-05-26 2 2018年05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