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最强一场雨
昨天的这场雨,堪称入夏以来最强。那么,为什么雨势会如此之大?气象专家说,“主要是因为影响长江下游的切变线(存在于1000米至3000米左右中低空,风向发生急剧改变或风速突变的狭长区域)在白天时段维持稳定,导致线上不断有降雨云团生成,并东移影响上海北部地区,产生‘列车效应’造成长时间降水叠加。”
不过,这场雨断断续续下了一天,今天已悄然离场。今天上午起,雨水渐止,逐步转为阴到多云天气。据预报,周末到下周初,本市以阴或多云的天气为主。气温有小幅上升,预计下周一最高气温在28℃左右,早晨最低气温也将升至20℃附近。
暴雨脾气不好摸
昨天这场雨还算是如约而来,但许多时候,天气预报员也有委屈,因为暴雨的脾气实在难摸透,不是“报了不来”就是“雨量不对”,让人觉得“不靠谱”。为什么暴雨预报那么难?气象专家解释,形成暴雨需要三个条件,即充足的水汽供应,较强的垂直上升条件和一定的降水持续时间。在暴雨预报的过程中,预报员需要充分考虑这三个条件来判断降水过程可能形成暴雨的量级,而预报工作主要依赖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式的预报。我国平均约200公里有一个常规高空观测站,每日仅两次观测,而形成暴雨的云团面积都比较小,生命史短,常会成为“漏网之鱼”。
未来还有强降雨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十天长江中下游地区将陆续出现强降雨,其中,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中北部、四川盆地东部及云贵高原、川西高原等地累积降雨量有40~80毫米。
南方有雨,北方则有冷空气,昨天夜间至27日,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北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气温下降4℃~6℃,部分地区8℃以上,但江南南部、华南一带,冷空气仍鞭长莫及,即使勉强能到达,降温能力也有限。尤其是华南一带,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高温天气持续,比如,广州可能刷新5月连续高温纪录,江南南部的高温会逐渐发展增多。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