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陆家嘴论坛6月14日、15日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今年是陆家嘴论坛第十届,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还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在这个特殊时点,讨论国际金融危机怎么会发生、危机后应做哪些改进,如何防止下一轮金融危机发生,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发表了很有见地的观点,认为只有让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更多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才能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防范下一次危机发生
陆家嘴论坛第二场全体大会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增长与金融治理体系建设,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小川发表了主旨演讲。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了10年,周小川表示现在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还有很多事情并没有真正做好。
十年来全球采取经济复苏的政策克服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通过G20的舞台出台了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框架。其次是在危机过程中通过IMF来筹集新的资源,筹集资源是为了防止金融危机的蔓延,防止流动性短缺。同时,推出了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强调资本缓冲的作用、强调逆周期调节。此外加强了监管,这个监管针对“大而不能倒”的机构。为了在防止对这些机构产生过大的冲击,明确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特别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值得一提的是,对市场规则进行了大幅度改进。首先是让影子银行回归,另外对衍生品交易进行了规范。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周小川认为还有很多未尽事项。与2008年时应对金融危机所提出的想法、政策相比,实际做到的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有些政策机制存在争议,有些想要出台的政策和机制确实和经济复苏有一定的冲突,可能给复苏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这会带来一些犹豫不决或者在时间选择上适当拖后。现在已经过了十年,有些政策还没有出来。周小川说,现在应该看看还有哪些需要做,这些做法对于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进,以及防范下一轮全球经济危机有重要作用。如果不做,真没有把握说下一轮危机会不会再来。
提出为实体经济服务
周小川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本次金融危机中金融体系过多的顺周期因素,或者说正反馈机制,容易使系统大起大落,这个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另外,大家都试图解决但没有解决的就是“大而不能倒”的问题。
他重点分析了衍生品发展过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像“CDO平方”“CDO立方”,这些产品可能过多地脱离实体经济,变成金融市场玩家的炒作工具,最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巨大的风险。周小川提出,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要更多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口号在世界上并不是喊得很响,中国2008年底提出这个问题,到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写入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用这个观点来考察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就全球来说,走得还不够远、不够充分,以致最近又出现了一些纯粹炒作性的、数字类、加密类的一些产品,跟实体经济没有什么关系,但仍旧可以继续炒热。
周小川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从一开始就和国民储蓄率密切联系。当年美联储主席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原因,是中国和亚洲国家储蓄过剩,结果用到了美国,使得美国人过度消费,使得美国人储蓄率降低,最后导致了这个问题。这个说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美国的贸易赤字不光是贸易问题,不光是生产能力、生产布局问题,也涉及储蓄率问题。
金融危机过去已经10年了,但周小川认为,我们对于危机和不平衡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彻底。由于财政政策的空间问题,货币政策运用得比较多。在不少场合中专家讨论说对于货币政策依赖过度了。大家对于量化宽松、低利率的环境,时间长了都形成习惯了,今后怎么做也面临新的挑战。长期的低利率也是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后来虽然开始纠正这种现象,但纠正的步伐偏慢。
抓住有利时机解决问题
周小川表示,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最头疼的事就是救助问题。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出台了一些救助措施,争议很大,出台过程也很不容易,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如果发生下一次危机,还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这些对中国也是有启发的,不光是由于危机造成金融机构出问题,而且有的是金融机构质量出现问题。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进入比较全面的复苏阶段,全球金融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要认识到有很多未竟事项。我们需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在有利时机比较容易解决这些问题,但在有利时机也往往容易麻痹,对这些东西可能有所遗忘,要抓紧完善,确保不发生下一轮全球经济危机。在中国我们有这种紧迫感,习近平主席专门强调“三大攻坚战”,第一大攻坚战就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这个事情做好,对于全球金融治理会有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