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收获》的224个页码被誉为“寸土寸金”之地,但编辑部每年都会拿出不少篇幅让新锐作家挥洒才情。这个传统出自《收获》老主编巴金提出的“出人出作品”的办刊宗旨,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已经保持了三十多年。1987年《收获》第五期曾推出“先锋作品专号”,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孙甘露等一批当时的青年作家集体亮相,这便是“青年作家专辑”的雏形。三十多年来,《收获》每隔一两年就会推出一辑“青年作家专辑”,不少现在一线作家的作品当年都曾入选过“专辑”。
这一期“青年作家专辑”的甄选历时半年之久,入选这次专辑的作品题材多样、风格鲜明,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年轻一代作家的潜力。班宇的短篇小说《逍遥游》和庞羽的短篇小说《吾本良善》抛弃大格局,专注于一人一事,将普通人的命运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徐畅的短篇小说《鱼处于陆》则关注时代变迁中的人物境地。中篇小说《九重葛》的作者郭爽曾是一位出色的非虚构写作者,从事小说创作不久即显示出其驾驭现实主义题材的能力。董夏青青是一位军旅作家新星,她的短篇小说《黑拜》全文不过八千字,语言朴实、致密、硬朗而又不乏令人动容的细腻……
另据悉,7月15日-22日,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与《收获》文学杂志将共同承办“青年作家工作坊”,每天以一位青年作家的作品为核心,邀请一位著名作家和一位批评家与工作坊全体成员共同探讨,就其作品潜力与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此次专辑中部分青年作家班宇、大头马、郭爽、王苏辛、李唐、董夏青青和去年以《肉林执》登上《收获》第五期的另一位青年作家徐衎都将参与“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