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里悠扬隽永的苏格兰风笛,《黑客帝国》里凸显金属质感的电子音乐……好的电影配乐,往往能够让电影本身更具标识度,只要起个头就能让人们脑海联想出画面。今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奖被电影《水形物语》摘得,而片中被流动水波层层包围却仍旧传递着暧昧情愫的感性音乐出自配乐大师亚历山大·德普拉之手。
昨晚,德普拉登上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舞台,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演绎《布达佩斯大饭店》《色戒》《哈利波特》等由他操刀的经典电影配乐。在演出前的“热身采访”中,德普拉说:“在我所创作的爱情电影配乐统共就三部,其中两部都和上海有关。这是一座能激起艺术家想象和灵感的城市。”
被灵感包围
由德普拉创作配乐的电影《色戒》和《面纱》都与上海有关,虽然此前他并未来过上海,但却对这种城市充满想象:“我在做那两部电影的音乐时,就被层出不穷的灵感包围。我会想起一本叫《上海旅馆》的书,它对上海的描写非常重要。真的置身这种城市,曾经想象中的画面变得立体。
两部电影作品所描写的都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尽管和如今相隔近百年,但这并不影响德普拉感受上海的魅力,“我能看到这座城市留下的历史文化积淀。”当然,更让他兴奋的,还是这座城市经历着变化的另一面:“他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同纽约很相近,同时又兼具巴黎的浪漫气质。”
值得一提的是,《色戒》中的小提琴由德普拉的妻子索尔雷演奏。他们相遇在德普拉做电影音乐创作的开始:“我以前并不喜欢小提琴家的,大约是因为他们都没有这么好看的,直到遇见她。对我来说,她就像一个魔法师,让我不知不觉被她的魔力吸引。”
钟情古典乐器
昨晚音乐会的曲目中,既有德普拉早期作品如《自制英雄》,也有知晓度极高的经典影片如《布达佩斯大饭店》,相似的是,这些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在配器上频频使用古典乐器,旋律鲜明。
德普拉坦承对古典乐器的钟爱:“他们充满魅力、跨越时代。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能征服人们耳朵的乐器,有简单朴实的美,长笛,竖琴,钢琴,单独演奏或者合奏,充满细节感。”而他的妻子、小提琴演奏家索尔雷也强调:“音乐的创作必须理清每种乐器音色和音符的关系,这是个精细活,牵涉到每个音都是分开的、独立的。有些乐器,像弦乐在全世界都有不同的展现。中国的二胡,土耳其的坦布尔,不管是一根弦两根弦还是三根弦,各有特色,即便单独听也具有画面感。”
电影《模仿游戏》的同名主题曲运用弦乐、木管与交响乐队交相呼应、渲染氛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发生在17世纪的荷兰,却运用了巴西风格的音乐。德普拉和索尔雷理念一致:“乐器不分横向、纵向,他们各有出处却又具全球性。巴西、阿根廷或者非洲部落,我们喜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相遇,将新的元素代入音乐中。”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