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启动群团改革:“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
~~~上海启动群团改革:“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
~~~上海启动群团改革:“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
~~~上海启动群团改革:“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
~~~上海启动群团改革:“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
     
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上对口”转变为“对下适应”
上海启动群团改革:“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
陆梓华
  群团组织,是普通百姓密不可分的“娘家人”。然而,一段时间内,“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风气,拉远了“娘家人”和群众的距离。

  2015年7月初,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15年11月,上海全面启动群团改革试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成为群团改革的排头兵。2016年7月,上海启动第二批群团改革试点,市工商联、市科协、市侨联等9家群团组织推进群团改革,“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一批体制性、制度性的改革成果应运而生。

  机关设置 “扁平化”

  群团改革,建立“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的群团组织体系成为首要任务。通过机关设置扁平化,市工青妇机关内部减少了中间层次。市总工会内设机构从13个精简为9个,团市委内设机构从13个精简为9个,市妇联内设机构从8个精简为6个——市工青妇机关内设机构精简幅度均不低于25%,实现了机关设置从“与上对口”向“对下适应”转变,各项工作可以“一竿子插到底”,直接面对群众。

  改革方案还对基层一线人员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全委会(执委会)、常委会中的比例,提出明确要求,调整基层一线人员的比例,可以更好地解决代表谁、联系谁、服务谁的问题。

  领导班子 “专挂兼”

  按照市群团改革方案要求,群团领导班子实行专挂兼,其中专职成员不超过50%,挂职、兼职干部各占一定比例。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干部和人才加入到群团机关领导队伍中。现有机关专职干部则实行了“减上补下”。一方面,市工青妇分别按40%、30%、30%的比例精简行政编制;另一方面把市级群团机关编制全部下拨到最需要加强的基层和一线单位。

  各级工青妇组织按照群众“生物钟”调整作息时间。各级工会组织都制定了机关干部下基层、联系职工的细化操作办法;各级共青团组织制定机关干部常态化联系青年的制度,引导团干部争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各级妇联组织要求妇联干部当一天基层妇联干部,参加一次居村妇女活动等。

  网上群团 “零距离”

  互联网时代,群团组织也加快脚步,形成网络化工作机制,打造24小时服务平台。2016年4月,市总工会申工社APP、团市委“青春上海”等微信公众号,重新改版升级后正式运营。申工社APP推出了“我要入会”“我要维权”等服务平台,着力打造网上工会;团市委推出“青春上海·Act+”平台,用户访问量超过1000万次,有效汇聚全市团青活动和优质资源服务青少年。“上海电子团务平台”广泛推广,逾百万团员成功申领电子团员证。通过网上群团建设,群众能更便捷地找到群团组织参与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4版:伏尔加之波
   第A15版:伏尔加之波
   第A16版:伏尔加之波
   第A17版:伏尔加之波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让更多干部跨出“舒适区”
上半年我国GDP 同比增长6.8%
去锦江乐园看奇幻灯会
“与上对口”转变为“对下适应”
新民晚报要闻A02“与上对口”转变为“对下适应” 2018-07-16 2 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