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口货受青睐,国产品牌怎么突围
姜燕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报告称,中国是出境消费最大贡献国,年逾1.5万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境内进口商品消费也同样惊人。反之,国产消费品品牌面临阵地被挤压、美誉度遭矮化等窘境,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不断创新升级,产品媲美同类进口产品,但在市场上仍“抬不起头”。中国国产品牌将如何突围?

  “比国产奶粉贵不少,两罐洋奶粉的价格相当于三罐国产奶粉,但儿子儿媳不让孩子喝国产的,说是宁可多花钱也要买个放心。”

  ——一名中国消费者说。从城市到农村,从奶粉到日用品,进口商品的消费人群和消费品种呈扩大趋势。

  “2017年,天猫国际成交额同比翻番,进口商品涉及74个国家1.8万个品牌,较2016年分别增长40%和125%。进口国从传统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拓展到了波兰、捷克、越南、菲律宾等中东欧和东南亚国家。”

  ——天猫国际总经理刘鹏提供的数据印证了进口商品的火爆。天猫国际是国内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来自这里的数据还显示,2017年通过邮件渠道购买大于2000元商品的消费人数和金额均比上年增长六成。进口商品消费意愿、消费总量和单件价格都在不断提升。

  “超过20%的消费者,进口商品消费占商品消费总额比重达到三成以上。未来半年,31%的消费者计划增加进口商品消费。”

  ——今年5月28日,商务部发布的《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

  “轻工业曾经是中国制造最有底气的板块,日用消费品是中国的出口优势产品。”

  ——浙江省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表示,没想到消费升级却是“肥水流了外人田”。

  “内需溢出不仅是简单的交易数字,其对我国相关产业和监管制度造成的损害更加深远,有些企业甚至因此进入恶性循环。”

  ——《经济参考报》访问的一些企业家和专家表示。

  “我们一款铁釜电饭煲在日本和同类产品接受消费者盲测,面对挑剔的日本食客表现优异,但是它在国内定价远不及日本同类产品。”

  ——中国厨房电器品牌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举例。国产品牌美誉度遭矮化。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创新升级,产品媲美同类进口产品,但在市场上仍“抬不起头”。

  “如果没有广大的中国市场消费端拉动,制造端的创新能力就难以获得正向激励,中国制造很可能像有些西方国家希望的那样滑向低端,并形成恶性循环。”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认为。

  “国产品牌或将迎来一个品牌力拉升的空间,此时‘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等国家级的品牌背书不能使用,再加之广告法的约束,缺少了对外表述国产品牌优势的渠道,对国产品牌发力肯定有一定影响。”

  ——企业界认为。

  “有关方面应尽快推出实质性激励举措。重建国家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制定质量振兴规划,形成正向激励的产业发展机制;严格市场秩序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查处力度,为优质企业腾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专家建议。

  本栏编辑 姜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4版:伏尔加之波
   第A15版:伏尔加之波
   第A16版:伏尔加之波
   第A17版:伏尔加之波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芯片较量,多少迷思须看清
声音·八方
进口货受青睐,国产品牌怎么突围
新民晚报要闻A03进口货受青睐,国产品牌怎么突围 2018-07-16 2 2018年07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