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夏令热线开通以来,频频收到同一类来电投诉:人行道被占。其中既有市政设施设计不合理的因素,也有一些城市发展新出现的问题。根据市民和读者提供的线索,本报记者分多路实地走访,确实发现不少地方的上街沿不太好走,有五花八门的路障。本应悠闲的街边漫步,变成一场又一场尴尬的“障碍赛”。不少市民通过反复“实战”,获得丰富的“参赛经验”——眼观六路、闪转腾挪,方能顺利“完赛”。
今天,夏令热线特别报道“大调研进行时”栏目,围绕人行道“拦路虎”展开调查。在上海,街区应当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应当是有温度的。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关乎日常生活的细节往往最具说服力。上街沿就像大街小巷的毛细血管,能否让市民畅行无阻,体现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也考验着相关部门。期待更多“武松”联手出招,尽快打跑张牙舞爪的“拦路虎”,让市民在上街沿不再遭遇“行路难”。
(相关报道见第7版·夏令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