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雅加达之光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特派记者雅加达街头体验“摩的”
~~~——本报特派记者雅加达街头体验“摩的”
~~~——本报特派记者雅加达街头体验“摩的”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慢相间 一路避让
左右穿插 一骑绝尘
——本报特派记者雅加达街头体验“摩的”
吴翔
■ 堵车成了雅加达街头一大问题 图 VCG
■ 给记者带来便捷的小摩托 图 TP
  特派记者 吴翔

  今天发自雅加达

  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骑着摩托车入场,充满创意。

  对于堵车这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东道主在开幕式上没有回避,还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色,展示了印尼人的幽默和包容。开幕式的开场演出环节由一段有趣的影片引入,佐科总统用骑行摩托的方式登场,酷炫十足。

  这几天,本报特派记者也在雅加达感受了一把摩托车为“堵城”带来的便捷。

  网约摩的 服装整齐

  雅加达的堵车问题是当地的老问题,总统也“深受其害”。曾有这样一条新闻:2017年印度尼西亚军方举行建军72周年庆祝活动,佐科总统却被堵在半路上,最终只好步行3公里抵达活动会场。据悉,为了不让本届亚运会因为堵车而闹心,印尼在比赛期间暂时关闭34所学校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来到雅加达第四天,除了开幕式当晚,主体育场外水泄不通,其余时间在雅加达城区坐汽车,10公里的路程(贯穿雅加达南北的里程),往往会碰上四五个拥堵点,40分钟已经算是正点抵达。

  回过头来再说开幕式当天,望着看不到头的车龙,出租车司机说:“现在只有飞机和摩托车能过去了。”他听说记者赶时间,建议记者换乘摩托车赶往赛场。于是,记者在他的指导下下载了一款APP,联系上一名司机后,软件显示骑手“2分钟”后赶来。

  这款APP还具有翻译功能,可以把印尼语翻译成中文,不过翻译水平着实让人哭笑不得,一般语句还能连蒙带猜,不过看着屏幕上跳出的“如果警察发现我,你知道会有什么结局吗?”就有些触目惊心了。好在后来根据手机定位,记者在步行了十分钟后,还是和这位骑手在街头“相认”。经他一番比划,记者才知道,虽然是摩托车,但也不能随便在路上停车接客人,警察会以违章处理的。再看整个街头,摩托车果然都是流动的,车辆只有在规定的地方才可以聚集在一起。

  “骑手”小哥穿着统一的“Grab”制服,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难怪他戴着口罩——不仅是他,几乎街上80%的摩托骑手都戴口罩,没有办法,尾气太重。他要求记者必须戴上头盔,否则不能走。发车后,“骑手”驾驭着小摩托,一路扭动,在停滞的车龙中左右穿梭,一骑绝尘,看着汽车里伸长脖子焦躁等待的司机,爽哉!

  价格公道 半路助人

  后面几天,记者又几次体验了摩托车带来的便捷。一般来说,10公里的路程,通常花费30000-35000印尼卢比(相当于人民币15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骑手”并不局限于开摩的,他们还能帮忙买外卖、上门理发等等。

  一路上,穿越大街小巷,可以领略印尼当地风土人情:经过海边,海风吹来,一阵风凉;经过火车道,听着叮叮当当的警报,看着印尼的小火车摇摇晃晃不紧不慢地从你面前开过;经过菜市场,各种鲜辣调料混杂牛羊的膻味,弥漫在空气中,那酸爽……

  更有趣的是,“骑手”们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途中若是遇到有人需要帮助,往往会伸出援手。一次在路上,一辆运货的摩托车上掉下一样东西,记者的“骑手”小哥立刻捡起赶上去还给失主。他们中有部分还很会“嘎山湖”,当他们能听懂你的话时候,很喜欢问你 kamu dari mana?(嘎木 嗒瑞 嘛那)你来自哪儿啊?你告诉他:中国,亚运会时,就可以听到“China”“athlete”和看到跷起的大拇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雅加达之光
   第A18版:雅加达之光
   第A19版:雅加达之光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快慢相间 一路避让 左右穿插 一骑绝尘
对手刷数据 周琦赢比赛
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签表出炉
新民晚报雅加达之光A19快慢相间 一路避让
左右穿插 一骑绝尘
2018-08-22 2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