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癌攻略
先做个“三好生”
潘嘉毅
  随着我国普及接种乙肝疫苗以来,肝癌的发病率已经下降,但是肝癌起病隐匿,早期不易被察觉,绝大多数肝癌患者都是在晚期发现自身病情的,故而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近年来,针对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很多,但是靶向药物在肝癌领域的总体效果不及预期,接受免疫肿瘤治疗方案的患者的缓解率也很低。因此,国际上比较常用的肝癌治疗策略,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提出的“治疗肝癌要消灭和改造并举”。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了“肝肿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长期生存病友经验分享会”,好几位接受肝癌规范治疗十多年的病人来到会场,与医生与病友分享自己的治病经历。其中,患者刘先生的治癌经历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他从发现肝癌至今已有十年,接受过数次介入治疗,也做过手术,总体来讲,带瘤生存还是比较成功的。

  作为肝癌病程十年的患者,刘先生认为,抗癌秘诀在于首先要做个“三好生”,这“三好”分别是指:选择一个“好医生”或者一个好的医生团队,信任医生,跟着治疗方案坚定地往下走;尽量保持“好心态”,不自怨自艾,不消极低落;生活上养成“好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其次,“听天命,尽人事,不折腾”。既然肝癌已经发生了,即使不能像正常人开开心心地生活,也不能一天到晚愁眉苦脸,要尽自己的努力,配合医生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认准了就去做。不要今天介入做一通,明天手术做一下,后面中药吃两帖,再搞个免疫药或者靶向药,偏离规范,毫无章法,结果适得其反。

  根据NCCN美国癌症治疗指南,介入治疗已经被公认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在接受介入治疗后,有一部分患者的肝癌体积会缩小,为手术切除创造机会。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夏景林教授指出,确诊肝癌的时候,80%的人都不能手术了,所以介入是肝癌治疗的首选,临床病例也证明介入方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还是比较好的。

  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手术、移植、介入、放疗、微波及冷冻等局部治疗、免疫治疗、靶向药物、中医药等。这些治法如何选用?什么时机用?用多少量?都是很有讲究的。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时,还要紧密结合病人的个体情况和病情进展,比如,有的肝功能不好,或者有黄疸、腹水,又或者反复消化道出血,这些病人怎么治疗;有的肝硬化,白细胞和血小板低,又该采取哪些办法,每位患者的治疗选择都不同。夏景林教授强调,治疗肝癌的探索之路道阻且长,但相信凭借医学的发展,医患双方的通力协作,肝癌诊治的前景将是令人欣喜的。   潘嘉毅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聚焦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第A03版:聚焦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第A04版:聚焦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扫码关注新民康健园官方微信
AI为医学影像插上智能“双翼”
更小的切口 更久的“心桥”
抗癌攻略 先做个“三好生”
新民晚报康健园A22抗癌攻略
先做个“三好生”
2018-09-17 2 2018年09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