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教育部连出重拳规范培训机构教学内容、竞赛项目、从教资格~~~
教育部连出重拳规范培训机构教学内容、竞赛项目、从教资格~~~
教育部连出重拳规范培训机构教学内容、竞赛项目、从教资格~~~
教育部连出重拳规范培训机构教学内容、竞赛项目、从教资格~~~
     
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部连出重拳规范培训机构教学内容、竞赛项目、从教资格
“三道禁令”真能让补课市场变冷吗?
王蔚
  “培训机构真的会被收骨头吗?”直到中秋节前两天,教育部还在抓紧出台措施,试图为愈演愈烈的校外机构培训降温。至此,教育部今年已连发了“三道禁令”。

  打“组合拳”务求必胜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9月中旬,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严格掌握教师资格条件,未能取得教师资格的,培训机构不得继续聘用其从事学科类培训工作。几天后,教育部再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迅速改变各类竞赛造成的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等问题。

  仅半年时间,教育部连续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乱象打出“组合拳”,甚至在文件中出现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是一场刻不容缓、务求必胜的攻坚战”“确保不折不扣按时完成专项治理整改任务”等强硬表述。

  “禁赛”或是把双刃剑

  教育部连出的“三道禁令”是否真的切中培训机构的要害呢?对机构又会起到怎样的威慑作用呢?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李海林说,以“禁赛令”为例,不是靠简单地发一个文件、下一道禁令就能指望“攻坚必胜”的。“出台竞赛管理办法,很可能也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参加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特长发展,而且竞赛的手段还是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现在的不少竞赛的确弊大于利,商业味过浓,有的就是为营利而举办的,过多过滥的竞赛也会冲击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他说,竞赛破坏了教育生态,但要真正净化竞赛环境,不能仅规范竞赛的主办方,基层学校首先要自律。

  “无证从教”或难杜绝

  “此次教育部规定,培训机构应将教师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及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学科类教师应于2018年下半年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这就意味着从明年起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将退出机构的教学岗位。此举或将促使机构的重新洗牌和整合。”上海君学教育副总裁周俊说,现在的问题是,即便是一些品牌比较响的大机构,他们持资格证的教师也只占四成左右,一些小机构里有教师资格证的还不足一成。教育部的规定得很明确,那么,即便让现在机构里的教师都去考证,谁能保证都能通过?一般来说,每次能有20%的通过率就很不错了。“这肯定是个好政策,可以迫使机构提高教师质量,杜绝‘无证从教’。但从机构目前的师资配置来看,在今年底前又几乎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的。”他说。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广告
   第ZF01版:中缝4-21
一批亚洲首发新品将亮相上海
国展中心“玉兰花开”已露雏形
进口博览会法律服务提速升级
“三道禁令”真能让补课市场变冷吗?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三道禁令”真能让补课市场变冷吗? 2018-09-26 2 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