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水元)上月,上海市河长制办公室通报的四条持续黑臭河道现在怎么样了?记者上午现场采访获悉,四条河道均已消除黑臭。市河长办透露,正采取“T+1”等一系列措施或制度进一步完善河长制体制机制,其中,市河长办移交的百姓投诉以及抽查或监测发现的问题,相关责任方必须在第二天反馈核实情况和整改计划。
上月,上海市河长制办公室通报了水质持续黑臭的河道及其河长。相应黑臭河道分别是徐汇区漕河泾港-龙华港、长宁区新泾港、松江区嘉富丽小区河、宝山区场北围场河。一个月后,这些河道怎么样了?今天上午,记者来到漕河泾港-龙华港与新泾港时,两条河道均已无黑臭,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均已达到消除黑臭标准。
上海市河长制办公室上月通报后,徐汇区领导方世忠、长宁区领导王为人均专门召集区内各部门及专家把脉会诊,查出症结系雨污混接、底泥淤积等原因后,立即对症下药,相应措施包括:推进地区雨污混接改造工程,补种水生植物,加装曝气机,加强河道两侧6米范围保洁力度等。其中,徐汇区不但已着手新建一条1公里多长的污水管让污水纳管,还在田林、漕溪等放江泵站入河口新建了各200平方米的拦物网;长宁区正在对新泾港等河道沿线51个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市河长办介绍,上月通报的四条河道均已消除黑臭,为实现“2018年全面消除河道黑臭”和“2020年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目标,已成立了总体推进组、监测督查组、政策协调组、技术专家组,并初步建立了“周报月评年考核”制度。
市河长办印发的一系列文件中,《中小河道水质状况通报规则》明确对连续3个月水质监测结果为黑臭的中小河道及其河长进行媒体通报;而根据初步建立的“T+1”制度(当天+24小时),市河长办移交的百姓投诉及抽查或监测发现的问题等,相关责任方必须在第二天反馈核实情况和整改计划。
据了解,市河长办也在加紧研究制定一系列中小河道整治相关支持政策,接下来,市河长办还将把“一河一策”各项措施项目化,并督查进展较慢的区以及住宅小区雨污混接等进展较慢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