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年有条S路
史美龙
  史美龙

  马路大多是直线修筑,但在上海滩曾经有一条弯弯绕的马路,名叫华原路,位于五角场东北角。宝山县县志记载,华原路长200米,宽7米,连接长海路(旧称府前左路)和民星路(旧称五权路),建成于1932年。有意思的是,当地人很少直呼其名,大多叫它S路。因为就这一箭之遥的路,弯弯曲曲竟有4处之多,有些往事至今历历在目。

  S路因为狭窄曲折,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特别是转角处,车辆翻得四脚朝天有之,车辆碰擦造成梗阻更是家常便饭,让过路人心不踏实。

  记得那是个阴雨天,我独自行走在S路上。由于两边没有排水沟,坑坑洼洼的路面积水成塘,遇到一辆卡车急驶过来,赶紧躲到高处避让,然而还是被溅得身上泥浆斑斑。我正忙着擦拭泥浆之际,只听得身后“叮当叮当”摇铃声由远而近,随后传来“嘭嘭”巨响,摇铃声戛然而止。回头一看,刚刚过去的卡车在弯道上不偏不倚撞在了长鼻子救命车“腰部”,画着大大红十字的救命车瘫在路边。车上跳下两名心急火燎的“白大褂”,他们顾不上与卡车司机理论,从车厢里拉出躺着病人的担架,一路狂奔冲向二军大长海医院。亲眼所见这样的车祸,我在默默谴责卡车司机的同时,又敬佩这些医生真不简单,为了救死扶伤,他们可以把事故现场当战场,把病人当火线上的伤员。

  在我的眼里,S路是一条真真切切的生命通道。可不是么,当年军工路沿线分布着上海柴油机厂、东风机器厂、上海机床厂、海军港口等十几家显赫的的单位,好几万人的劳保挂靠在二军大长海医院。工伤急救、突发疾病、寻医问药的病人都从军工路拐入民星路,然后跨过S路送到医院及时医治。但不知怎的,满目疮痍的S路却迟迟得不到“治疗”。1975年,华原路终于迎来历史性突破,民星路直线向西延伸,华原路也笔直向北延伸“会师”民星路,这样磕磕绊绊了40多年的S路正式废弃。

  如今,华原路已经从地图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4根车道加绿化隔离带加非机动车道的中原路,往南贯穿到翔殷路,地下畅行着轨交8号线。长海路、民星路也“长胖”了两倍,多条公交线来回穿梭。出行的便利,让我这个至今居住在附近的“老土地”充满了幸福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A2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A27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A28版:广告
   第ZF01版:中缝4-21
地铁流水
来份烧味双拼
在现场观“现场”
凛冬(重彩画)
当年有条S路
英语回复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当年有条S路 2018-12-05 2 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