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的弱势调整中,最值得做的是什么呢?一句话:厉兵秣马。趁这个机会对市场做结构性的大调整,在近几个月来,这种厉兵秣马的事情没有停过,涉及的领域:回购、增持、退市等……而本周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消息,不过被市场的宽幅震荡给掩盖掉了,那就是超级大机构银行子公司即将来临了。这个消息投资者真不应该小觑。
本周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管理办法公布,是对一年前将所有资管产品实施统一标准管理的收官之作,这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个利好消息。由于原先的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银行的理财产品不能直接投入股市,而只能借道券商、公募基金等机构做间接投资。而现在起,银行可以成立全资并接下来可以对外资专业机构开放的合资子公司,直接冠名:某某银行投资管理公司。我们知道在原先的市场中,保险公司麾下的投资管理公司是股市中的主力军,接下来银行的投资管理公司闪亮登场,就目前掌管的理财产品规模而言就达到了近30万亿,而且明确可以直接投资股市,这样的转变,对股市而言,这是一个最实质性的利多推动。
银行理财子公司规则,明确了银行理财子公司既可以向不特定的投资者公开发行理财产品,这是公募牌照;也可以向特定的投资者不公开发行理财产品,这不是私募牌照吗?接下来这种公募、私募通吃的巨无霸机构驰骋股市,这对市场的冲击力有多大啊!而且每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背后都是商业银行,这样的实力是目前任何一家券商、公募和私募基金等机构所不具备的,这样一个机构投入市场,等于向市场投入了一条巨龙,其日后一系列题材的不断释放,对未来股市的推动真的不可小觑。
与其他金融机构比,银行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无所不在的营业网点和金融互联网的优势,更何况银行掌握的客户优势也是其他金融机构不可比拟的,说到底老百姓的钱都在银行,而其他金融机构要发各种产品也要借道银行,过去银行帮大家干活,接下来银行干自己的活了。
中国股市长期供求失衡,IPO和不断的非流通股解禁,股票供应源源不断,而资金的供应则远不及股票供应,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股市估值重心的不断下移,接下来股市的资金供应都得依赖于银行子公司发挥作用了,因为将银行的储蓄资金逐渐转移到股市中来,这个功能的发挥,银行子公司具有最大的潜力。
当下市场还是处于弱势整理,管理层和机构都在厉兵秣马,投资者也应该厉兵秣马,等待下一波行情的机会。从现在到明年一季度前,这种弱势整理的震荡格局很难改变,在这个阶段中,保持好资金实力,大跌大买、小跌小买、不跌不买,这样才能在市场的震荡中捕捉到机会。
应健中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