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体育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赛参赛队探秘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银球折射人生百味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乒乓赛参赛队探秘
陆玮鑫
■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红红火火 周国强 摄
■ 闵行区人事管理服务中心队选手观看训练
■ 阿里斯在比赛中
■ 上世纪70年代练球环境
■ 岳京京赢得的奖状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当事者提供
  人们常说,体育比赛就像人生的一面镜子,有高峰,也有低谷。这一点,在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的参与者们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记者日前走访了两支参赛队——闵行区人事管理服务中心乒乓球队和华理外交乒乓球队。尽管年龄有差距,但队员们却无一例外地从这颗小小银球中,体会到甜酸苦辣。

  甜

  老伴关爱情义深

  正所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闵行区人事管理服务中心乒乓队队员包妙祥,通过乒乓球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今年70岁的老包,练球时干劲十足,队友们说他一点都不像古稀之年的人。但鲜为人知的是,包妙祥曾险些因为身体原因,与心爱的乒乓球“分手”。

  2011年底,包妙祥被查出患有淋巴瘤,他也因此不得不与队友们暂别,这一停就是大半年。伦敦奥运会后,包妙祥的身体状况好转,不过当他想再回球队时,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为了能争取到重回球台的机会,包妙祥向老伴提议,让她陪着自己打打看。“我知道她是不愿意的,既是担心我的身体,也因为她本身也不爱打球。”为了不让丈夫失落,包夫人拿起了球拍,“后来我们在社区里试着打了几次,感觉都还不错,她也就不拦着我(回去打球)了。”

  不反对并不等于不担心。包妙祥归队的第一天,老伴也跟着一起去了,不仅如此,老伴还在出门前为他准备好了替换的衣服、毛巾、水和点心。只要老包一坐到场边休息,老伴总会默默为他递上一瓶水,再帮他擦擦汗。接下来的一个月,这样的场景更成为常态。回忆起这段往事,老包的脸上写满了感激:“她真的不容易,整整一个月,不管刮风下雨都没间断过,默默打理一切,感谢她的理解和支持。”包妙祥坦言,正是因为乒乓球,让他们老两口子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酸

  语言成为拦路虎

  希腊小伙阿里斯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也是这个原因,让他选择到中国留学。“我知道中国有很多乒乓球高手,跟他们一起打,我的水平提高非常快。”不过这样的选择也给他带来了新的困扰,那便是语言。来中国两年了,虽然阿里斯已经能听懂不少中文,但因为“先天”的劣势,小伙子在打球时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对自己下了“狠手”。

  据队友爆料,阿里斯现在几乎天天都带着中文的学习材料,一有时间就看;在练习时,他更会抓住一切机会与队友交流。“每次练习间隙,他不是坐在一边学习语言,就是不断问问题,边问还边比划,样子真的很可爱。不过重要的是,他现在的中文进步了好多。”“我不想让语言阻拦我前进,”阿里斯说道,“所以我要不断练习。”

  谈及这次参赛的目标,阿里斯表示希望能在提高球技、认识更多朋友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随后,希腊小伙还与队友们约定,在新民晚报杯结束后,一起去吃一次正宗的上海小笼包,“队友们都说那很好吃,所以我想尝试一下。”

  苦

  自制“荧光”乒乓台

  自小学时第一次拿起球,朱岭与乒乓球结缘已超过50年。回忆起过去打球的经历,这位去年曾获得新民晚报杯49-69岁组男子单打铜牌的退休教师感叹:“那时候条件太艰苦了。”接着,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自己的经历。

  上世纪6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乒乓球台还是“奢侈品”,当时朱岭是校队主力,可队里没有球台、没有球拍,甚至连乒乓球都是“限量供应”。面对如此“一穷二白”,朱岭和队友们只能自己动手。“我们弄来了一些木板和几把锯子,又去找了根竹竿,先按照球台的大小把木板锯一下,然后用两本书垫在竹竿下面,再放到木板上,这就算一个球台了。当时想到这张球台上打球可是要预约的!”然而这毕竟不是专业的设备,时间久了,木板裂开几道缝隙,“有缝隙就会透光,每当晚上的月光照进那些缝隙里,感觉就像在荧光球台上打球一样,感觉很灵的。”朱岭大笑着说道。或许是受到这段经历的影响,朱岭在女儿出嫁时,还特意购置了一张红双喜乒乓球桌作为嫁妆。“每次当看到这个桌子,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当年自己做球台的场景。”

  除了球台,当时队友们的训练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朱岭还记得,有一次半夜里听到宿舍走廊里有些奇怪的声音,打开门一看,让他笑得肚子都疼了,“当时我们的一个队员,手里拿着一个马桶盖,闭着眼睛在那里做击球动作,嘴里还喊着节奏。”不一会儿,其他队员也因为这声音纷纷走出房门,随后笑成了一团,最后大家还一起练起了动作。“现在回头想想,正是因为有这样难忘的经历,才能让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坚持打到现在。”62岁的老朱由衷感叹道。

  辣

  险与大奖擦肩过

  从2014年首次参赛开始,华理外交队队员岳京京不仅每年必到,更无一例外地带回了奖状。不过相比荣誉,一次发生在场外的花絮事件,更让她记忆深刻。

  2015年底,主办方举办了一次抽奖活动,凡是通过网上报名参赛的选手,就有机会获得一份礼物。最终,岳京京受到了幸运女神的垂青。可她却差点与奖品失之交臂。

  “那是2016年1月4日,”岳京京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刚过完元旦,一天午后,岳京京接了一个电话,“对方先确定了我的身份,问我有没有通过网上报名,然后就说:‘恭喜你,中奖了!’”然而听完这6个字的岳京京非但没有兴奋,反而直接挂断了电话,“当时真的以为那是个诈骗电话,而且也不相信自己会这么幸运,因为之前公告里写明大奖只有一个。”

  一会儿电话再次响起,“还是那个声音,还是先确认身份,然后说我中奖了。”不过这一次,工作人员说出了更多岳京京的详细信息,还提示她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确认。“当我看到公布出来的中奖名单时,才相信自己真的成了幸运儿。”回想起那一刻的感受,岳京京笑了,“除了开心,其实还挺不好意思的,毕竟前面那么决绝地挂断人家电话。”最终,岳京京获得了一块与世界冠军王励勤同款的乒乓球拍底板,“那块板我一直珍藏着,毕竟这是新民晚报杯给我的礼物,要好好珍惜。”  本报记者 陆玮鑫

  记者手记

  热 情

  冬天的闵行体育馆的室内乒乓球房里,一群年过六旬的老年人短打上阵,在一张张球台前打得热火朝天,要知道此时的场地里,并没有开暖气。“你看我们队员一个个都充满热情,怎么会觉得冷呢?”闵行区人事管理服务中心队教练金裕康笑着说。是啊,与一颗充满热情的内心相比,寒冷算不了什么。

  华东理工大学咖啡厅内,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讨论着今年新民晚报杯的目标。“你去年是打到半决赛吗?”“是啊,今年争取打到决赛。”说着说着,他们便开始讨论技战术问题,从适应场地环境到提高回球质量,这群大学生边说边记,生怕遗漏哪个细节。“虽然参加了很多次,也获得过荣誉,但我们对于这项运动和赛事的热情,一直没有消退过。”华理外交队队员岳京京说道。而这份热心热情,也成为了他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不少参加过新民晚报杯的朋友都说:这项赛事就是一场球友们的大聚会。采访结束后,我更愿意把新民晚报杯视为舞台——一个供球友充分释放热情的舞台。尽管他们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对于乒乓球的热爱,却是相同的。而参赛者们多年来始终不变的热情,或许是新民晚报杯最大的财富。   陆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8年终盘点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ZF01版:中缝2-23
小小银球折射人生百味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体育A17小小银球折射人生百味 2018-12-24 2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