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段子手”讲科普,扎劲!
郜阳
  “非洲二哥”斑鬣狗敢从狮子口中抢食物,谁给它们的勇气?我国南海海底沉睡着一位“睡美人”,能有效缓解能源危机,TA是谁?咖啡渣还能用来作为汽车燃料,你信吗?昨天,160多名“科普段子手”齐聚本月初开园的上海科普公园,开启第六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复赛的激烈比拼,共同演绎传播科普的神奇魅力。

  “猴腮雷!”来自上海动物园的王颖一登场,就用一句广东话引来现场一片笑声。“猕猴、仓鼠、鸭嘴兽都有颊囊,可用来存储食物,还有救命的作用。”王颖介绍,“《西游记》里,孙悟空在蟠桃园说不定就把一时吃不下的仙桃存储在颊囊里。”

  从今年9月启动全城招募至今,众多像王颖这样热爱科普、勇于展现自我的选手相继涌现,经过初赛比拼,160多位选手从报名的500人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复赛。

  来自同仁医院体检科的医生曹悦明身着一袭白衣,为观众揭开了宫颈癌疫苗的神秘面纱。“宫颈癌主要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该疫苗通过预防HPV病毒感染,进而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病。”去年,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护士徐江美勇夺讲解大赛全国一等奖,受到她的鼓舞,今年有33名选手是医护工作者。他们希望通过专业知识,为公众普及正确的医学科普常识。同仁医院的呼吸科医生王玮琴将打呼噜比作“青蛙叫”,为观众讲解打呼噜的危害,“呼噜分为良性和恶性。恶性呼噜表现为鼾声如雷、强弱不均。打呼噜不仅影响他人休息,更有可能造成机体缺氧,引发高血压、脑中风等疾病。”

  据介绍,进入复赛的选手高学历者有所增多,非专业选手数量继续超越专业讲解员,为科普传播、最新科学知识传递注入新鲜血液。本届科普讲解大赛的主题为“爱科学,秀科普,今天我讲解”,选手比赛内容围绕自然科学类或技术知识类相关科普知识展开,不少参赛者将目光投向社会热点问题——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幽默风趣的金句也频频出现。昨天的复赛分4个赛区,每个赛区比分前十名的选手将晋级明年3月的第六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决赛优胜者还有望与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高手过招。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8年终盘点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ZF01版:中缝2-23
小区332户,家家都有“垃圾档案”
科技小达人擂台展才智
明天会更好
“段子手”讲科普,扎劲!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段子手”讲科普,扎劲! 2018-12-24 2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