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腮雷!”来自上海动物园的王颖一登场,就用一句广东话引来现场一片笑声。“猕猴、仓鼠、鸭嘴兽都有颊囊,可用来存储食物,还有救命的作用。”王颖介绍,“《西游记》里,孙悟空在蟠桃园说不定就把一时吃不下的仙桃存储在颊囊里。”
从今年9月启动全城招募至今,众多像王颖这样热爱科普、勇于展现自我的选手相继涌现,经过初赛比拼,160多位选手从报名的500人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复赛。
来自同仁医院体检科的医生曹悦明身着一袭白衣,为观众揭开了宫颈癌疫苗的神秘面纱。“宫颈癌主要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该疫苗通过预防HPV病毒感染,进而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病。”去年,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护士徐江美勇夺讲解大赛全国一等奖,受到她的鼓舞,今年有33名选手是医护工作者。他们希望通过专业知识,为公众普及正确的医学科普常识。同仁医院的呼吸科医生王玮琴将打呼噜比作“青蛙叫”,为观众讲解打呼噜的危害,“呼噜分为良性和恶性。恶性呼噜表现为鼾声如雷、强弱不均。打呼噜不仅影响他人休息,更有可能造成机体缺氧,引发高血压、脑中风等疾病。”
据介绍,进入复赛的选手高学历者有所增多,非专业选手数量继续超越专业讲解员,为科普传播、最新科学知识传递注入新鲜血液。本届科普讲解大赛的主题为“爱科学,秀科普,今天我讲解”,选手比赛内容围绕自然科学类或技术知识类相关科普知识展开,不少参赛者将目光投向社会热点问题——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幽默风趣的金句也频频出现。昨天的复赛分4个赛区,每个赛区比分前十名的选手将晋级明年3月的第六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决赛优胜者还有望与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高手过招。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