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数字海洋”团队不断探索,与相关单位组建了一支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科研团队,团队紧跟大数据的关键前沿技术,通过对多形态、高维度、强时空关联等复杂海洋大数据的有效挖掘,研发了涵盖海洋灾害数据全生命周期、海洋环境态势监测、专项服务与公众服务一体化的智能服务平台,实现海洋灾害的快速准确预警预报和辅助决策。
快速从复杂海洋数据中获取准确的灾害信息是科研团队一直努力的目标,唯有快才能赶在灾害来临前将防范措施准备就绪。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灾害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采用新的信息获取技术——基于时空序列模式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海洋灾害信息获取技术,实现了数值预报方案人机交互式编制与多套预报方案的优化遴选,将海洋预报作业周期由数小时提高到准实时级,为解决海洋灾害预见期前信息获取难的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及时提供高精度预报可为海洋防灾减灾决策赢得先机,那么准确得出科学预报就能使防灾减灾得到最优结果。冗杂、海量的信息就像一团“乱麻”,没有强的分析能力必然“剪不断理还乱”。在争取快速获取信息后,如何将天气、海洋、地理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以及各个平台获取的信息统归到一处来综合分析,考验着团队的科研产出能力。为此,团队提出了基于云存储的海量多源异构灾害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目的在于解决PB级统计、监测、再现等多元数据的一致性管理、质量控制和安全问题。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别样的生态环境,也隐藏着复杂的灾害与事故隐患。在科研团队成员看来,防范海洋灾害的信息化技术无疑能为科学认识海洋、合理开发海洋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