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场等待祭奠的人群中,一位老人神情悲伤,不时有人与他打招呼,尊敬地称呼他为韩厂长。他就是上海液压泵厂原厂长韩华来,既是李斌的老厂长,也是他所就读技校的老校长。“我送他去念大学,又两次派他去德国进修,看着他从一个年轻工人成长为全国劳模。”韩华来说,对这位学生,他一直是极为欣赏的,李斌话虽不多,但非常聪明能干,不仅自身素质出众,勤奋更是远胜他人,堪称基层工人的楷模。从工厂退休二十多年,韩华来一直默默关注着李斌的成长,为他的进步感到骄傲,没想到噩耗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这位老厂长到现在都有些无法接受。
一同前来祭奠的,还有李斌的许多老同事,其中一位名叫陈新根,他是李斌的技校同学,后来又成为同事,一起去了德国进修。从十多岁认识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交情。在他的回忆中,李斌在学校念书时性格就非常沉稳,少言寡语成绩优秀,但又乐于助人,曾经同事家里结婚装修房子,就是李斌和他两人去帮忙刷油漆。在李斌成为全国劳模后,老同事家孩子结婚,都请他去当证婚人,基本上有求必应从不推托,毫无一点名人的架子,因此人缘极好。在得知李斌去世的消息后,他们都为失去这样一位挚友而悲痛万分。
上海电器机电工会退休职工杨子洪算得上是李斌的“伯乐”,当年他申报市劳模的事迹,就是杨子洪从几百份材料中挑出来的。老人告诉记者,当时收到的材料只有薄薄一张纸,但李斌的事迹非常出众感人,于是向上级力荐这位普通工人,才有了后来的劳模李斌。“我是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上周有人告诉我李斌没了,我心里非常难受,因此今天一定要来送送他。”
上午9点20分,追悼会开始。在李斌遗像前,人们低头默哀,不时有人悄然垂泪。在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捧着一张写着“88送58,悼”的白纸,格外令人动容。在祭奠仪式后,这位名叫李秉平的老人告诉记者,他曾是一名报童,后来进入公安系统负责舆情收集,因为工作养成了集报的习惯。2003年,被李斌的事迹感动,他收集了96份关于十六大与李斌先进事迹报道的报纸,经辗转找到了李斌,亲自交到了他手中。上周,在得知李斌去世的消息后,他又收集了2月22日当天36份报道李斌事迹的报纸,并将报纸交给市总工会领导。老人说,集报是他纪念李斌的方式,也希望此举能为传颂劳模精神,尽一份绵薄之力。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