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快评
没有好作品,再有流量也是“流星”
纪 玉
  纪 玉

  如今,很多流量数据都不能信。比如,一些明星在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内容,动辄就能获得百万、千万乃至上亿级别的流量。现在,这些天文数字的真实性,很可能要打上一个问号。

  以前,文娱圈有“偶像派”和“演技派”之争。近几年,有一个词叫“流量明星”,指的是那些粉丝多、流量大的明星。但很多“流量明星”是怎么红起来的,围观群众往往很莫名;有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围观群众也没什么印象。倒是一些“流量明星”成名之后以天价片酬参演的影视剧,口碑扑街的不少。

  本来,以流量来评价一个明星或一部作品的受欢迎程度,继而计算其商业价值,无可厚非。但数据造假的泛滥,削弱了这种评价方式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你根本不知道,那些天文数字的背后,哪些是真心的称赞,哪些是水军或“外挂”软件的机械操作。不知道,只好选择不信。数据造假轻而易举又得不到惩罚,原本无意造假者,可能也会踏上花钱“维护数据”之路,不然就要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这种不健康竞争的后果,是谁都很“无辜”,因为都觉得是别人“先动的手”,谁也都不无辜,因为没“动手”的有几人?

  目前,一些平台已经注意到“唯流量论”以及数据造假的恶果,采取了关闭前台播放量显示、转发评论数显示设限等措施。市场和大众的辨别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大IP+流量艺人”模式就已经失灵。一些“流量明星”主演的作品,不仅口碑直线下滑,连票房、收视也撑不起来了。靠着刷流量,也许一时之间能够营造出“明星闪耀”的幻象,但没有好作品,再有流量,也只会是一闪而过的“流星”,很快就会被抛弃、遗忘。明星、作品,最终还是要靠品质说话,虚假繁荣长不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早教专版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新民健康/康健园
   第ZF01版:中缝4-21
流量明星的“牛”是怎么吹的?
调整流量算法抵制数据造假
没有好作品,再有流量也是“流星”
新民晚报要闻A05没有好作品,再有流量也是“流星” 2019-02-25 2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