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科创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新华医院牵头完成的一项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新华医院牵头完成的一项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华医院牵头完成的一项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FGL基因突变者更易患特应性皮炎
左妍
  不少孩子从小受湿疹困扰,童年伴随着哮喘等疾病的发生,治疗之路漫漫,家长身心俱疲。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牵头的一项调查表明,临床常见的湿疹本质就是特应性皮炎,中国儿童的发病率较以往高了4倍。这项名为“特应性皮炎的研究与治疗新策略”的研究荣获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它在婴儿期表现为“奶癣”,并可能延续发展至儿童、青少年、成人期,俗称“湿疹”,被认为是遗传、免疫和环境、微生物多因素促成的结果。

  过去,国内报道的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仅为3.07%,而国际上的儿童患病率达10%-20%,这与新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姚志荣教授在临床中的感受大相径庭。为此,新华医院牵头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研究项目《特应性皮炎的研究与治疗新策略》历时16年,团队带领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开展了我国12个中心城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共计纳入84个幼儿园和40个预防接种站的13998名儿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7岁城市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已达12.94%,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基本一致。

  团队通过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掌握了中国汉族特应性皮炎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高发和特征性临床症状、体征,并明确了眼睑湿疹、头皮皮炎、耳廓下裂隙3项对于我国特应性皮炎早期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临床体征,为中国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础。

  随着特应性皮炎患病率上升,重症患者也日益增加。国际上经典的重症治疗方法选用环孢素等免疫抑制性药物,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脏器功能受损、造血系统受抑制,风险较大。姚志荣教授团队率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治疗(俗称“大静封”)对重症特应性皮炎治疗不仅有效,而且副作用小、价格低廉、停药不易“反跳”。研究团队还发现,利多卡因可通过Smad3/TGF-β信号通路促进调节性T细胞分化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这为利多卡因“大静封”这一治疗新策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通过大样本、病例——健康对照等手段,研究团队首次明确了中间丝聚合蛋白基因(FLG)突变是中国人群最主要的遗传易感因素,中国人群FLG基因的突变频率为28.3%。FLG基因突变直接导致皮肤中间丝聚合蛋白表达下降,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并且,不仅基因问题会导致中间丝聚合蛋白表达下降,皮肤内炎症的反复发作、局部微生物定植也能下调中间丝聚合蛋白表达。这就是为什么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肤往往十分干燥,基础治疗强调大量外涂润肤霜去弥补先天和后天因素所致的皮肤屏障缺陷,防止过敏原入侵,有力改善症状。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早教专版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新民健康/康健园
   第ZF01版:中缝4-21
为智能生活提供“芯”保障
FGL基因突变者更易患特应性皮炎
新民晚报科创上海A07FGL基因突变者更易患特应性皮炎 2019-02-25 2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