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新西兰“元宵”闹了整两周~~~
新西兰“元宵”闹了整两周~~~
     
2019年03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西兰“元宵”闹了整两周
上海街头艺人
南半球圈粉
朱渊
■ “功夫茶壶”节目引发观众兴趣,有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学艺” 主办方供图
  中国人的元宵节就是正月十五,新西兰的“欢乐元宵”却要整整闹上两礼拜。上周,“上海演艺赴新西兰欢乐元宵表演团组”刚刚从新西兰返回,在为期14天的“欢乐元宵”活动中,他们在奥克兰以及克莱斯特彻奇大大小小舞台上演出25场,吸引了当地20万人参与、观摩,成为当地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

  随着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也正成为外国友人狂欢的理由。从最初的只晓得过春节要吃饺子,到如今闹元宵、猜灯谜、搓汤圆,中国年的传统节目无一遗漏。在南半球的新西兰, “欢乐元宵”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最初只有飘零海外的游子们热衷这一中国传统节目,而如今很多新西兰原住民也纷纷投身其中。

  此次赴新西兰表演团的主力都是以“一专多能”著称的上海街头艺人,为能留住路人的目光,他们的表演不但精彩而且总能出其不意、推陈出新,而最怕冷场的街头表演,更让他们每个人都练就了活跃气氛的绝活。

  表演小分队中的华俊和郑永强,去年就曾赴新西兰元宵节演出过,此次他们一出场就获得观众的热情呼应。华俊手中的那把萨克斯吹得出神入化,他的演奏音色明亮具有穿透力,气息运用自如。郑永强则凭借高超的武功和多才多艺的“变脸”表演引爆现场气氛。主唱兼吉他手俞涵译的音乐风格多元丰富,尤其擅长演绎摇滚风格的曲目,并有很强的舞台表现力。

  来自中国传统鼓乐之乡——山西绛州的宁向南是一名出色的专业打击乐手,也是“绛州高台花鼓”的传人。他善于用鼓点传递心声,以特殊的打击乐语汇述说着一个个中国传统故事。在深入新西兰高中学校表演时,就有学生当场被宁向南圈粉(见上图),她们纷纷表示:“电影镜头里的上海真是美极了,这是我们毕业旅行最想去的城市,到时候也能在那里看到你打鼓吗?”

  如果说劲中带柔、极具韵律感的鼓乐迷住了新西兰的孩子们,那么萨克斯与马头琴的合奏“梁祝”则触动了观众心里最柔软的那根弦。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最具世界知名度的中国音乐作品之一,“梁祝”的旋律深入人心。华俊和李海涛用萨克斯与马头琴将其改编合奏,深深打动了观众,让不少华人热泪盈眶。

  《祝福你,中国》是主办方为赴新西兰演出专门排演的 “大轴”,由萨克斯、吉他、鼓、杂技功夫融合成了一种新的表演形式。这首歌不仅让在场华人一起合唱,更让身在海外的游子们从心底深处引发出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爱国共鸣。

  据悉,新西兰每年举办的“欢乐元宵”是南半球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评价最好的春节系列活动。此次组团参演是应奥克兰旅游、大型活动和经济发展局以及亚新基金会的邀请,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主承办、上海文化联谊会协办。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现场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科创上海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上海街头艺人 南半球圈粉
三月佳片哪些最值得看?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5上海街头艺人
南半球圈粉
2019-03-04 2 2019年03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