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对新概念“濒海战斗舰”(LCS)越来越索然无味之际,它的铁杆盟友英国却升腾起旺盛的热情。2月底,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在国防与安全研究皇家联合研究所发表讲话时声称,将为皇家海军组建一支包括两艘新型“濒海打击舰”的舰队,用于近岸作战。威廉姆森介绍,新战舰的可行性研究费用将来自一项转化基金,以便尽快为英国武装力量提供这种作战能力。
两栖战新核心
英国版“濒海打击舰”拥有全球部署能力,若以两艘“濒海打击舰”为核心,再配上护航舰艇、支援船只和直升机,组建起两个濒海打击群,英军就能同时兼顾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印度洋-太平洋区域以及地中海-大西洋-波罗的海区域。威廉姆森设想,“濒海打击舰”还可与皇家海军的航母、两栖攻击舰和海湾级登陆舰结合,构成两栖特混舰队。
英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查理·斯蒂克兰德少将表示:“(威廉姆森的)这一声明将加快未来‘濒海打击舰’的概念与可行性研究阶段进展,也让我们向实现未来突击力量的目标更近一步。”英国海军参谋长菲利普·琼斯上将认为,从设计上看,“濒海打击舰”应以支援英国海军陆战队“未来突击力量”作为主要目标,该舰将实施“由海向陆”投送力量,在投送距离、投送规模和杀伤力方面比现役舰艇有巨大提升,进而能在英国政府希望的时间、在世界任何地方展示自己关键性军力。
不同的概念
从名称看,英美都选择了“濒海打击舰”的名号,可事实上,两者从外观到用途都完全不同。美版“濒海战斗舰”用于常规水面作战,而英版“濒海打击舰”是为海军陆战队提供远征平台。从英国国防部公布的初步设想来看,他们的“濒海打击舰”类似“海上基地”,能携带直升机、登陆艇、作战快艇等,为陆战队两栖登陆尤其特战突击提供支援和保障。
从定位看,该舰与美国特战司令部下属的海上特战支援母舰“海洋贸易者”号较接近。“海洋贸易者”号是基于丹麦奥登斯造船厂建造的客货滚装船“克拉格塞德”号改装来的,该船排水量2.1万吨,航速21节,可搭载200人的特战分队,拥有45昼夜的独立作战能力。“海洋贸易者”号在两舷各有四艘藏于舰内的CCAMK.1隐形战斗艇。该船上层建筑里设有两个大型机库,中部甲板设有起降平台,能搭载两架重型直升机。该船舰桥顶部也有大幅改造,增加复杂的通信套件,堪称是海上特战基地。
再看英版“濒海打击舰”,同样在两侧舰体内各设有四个小艇收纳舱,可携带英国特种部队使用的多种快速攻击艇。它的上层建筑尺寸比“海洋贸易者”号更大,除了两个大型机库外,还能搭载更多人员,符合英军对其“多任务化”的定位要求。此外,“濒海打击舰”的飞行甲板更长更大,能同时操作两架直升机。
实际上,海上前方基地不算新概念,但对英国皇家海军而言,这是其两栖战力经历多年缩水后难得的转机,也反映了英国对未来海外军事投送能力的重视,意味着英国仍忘不了“日不落帝国”岁月。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