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全国两会·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李强畅谈三项新的重大任务~~~
     
2019年03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李强畅谈三项新的重大任务
中央绘好“大写意” 上海画好“工笔画”
范洁 姚丽萍
昨天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外媒体开放 陈正宝 摄
  昨天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外媒体开放。市委书记李强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代表参加审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上海代表团团长殷一璀主持会议。上海代表团副团长沈春耀、廖国勋参加审议。代表就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一网通办”等话题,回答记者提问。

  特派记者 范洁 姚丽萍

  三项重大任务,远不止是“三大利好”

  人民日报聚焦中央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即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落实情况。

  李强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这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后,上海迅速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全力以赴、紧锣密鼓,积极研究谋划、加快推进落实。现在,这三件大事都在扎实推进。

  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商务部与上海市已经研究形成了一个总体方案,目前正在作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将按程序征求意见并报审。科创板相关制度规则已正式发布实施,上海全力支持、配合证监会和上交所做好相关工作。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正牵头编制规划纲要,目前正在征求国家有关部委和三省一市意见。与此同时,上海正会同苏浙两省抓紧研究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

  李强表示,这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远不止是一般所讲的“三大利好”,既是重大宣示,也是重大布局。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不是简单的区域扩大,更重要的是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制度创新和功能重构,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使其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可以推动资本市场与创新资源更有效的对接,打通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与金融中心建设联动的桥梁,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创企业、实体经济的能力。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在沪苏浙三省市交界区域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是要打造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的载体,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可以在地方试点的,进行集中落实、率先突破、系统集成,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标杆、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试验田、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

  这既是上海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上海更好服务全国的重大平台。“中央绘好‘大写意’,我们接下来要画好‘工笔画’,一件一件抓落实、抓推进。”

  “一网通办”注册用户数已超过950万

  上海率先提出并实施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这项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怎么推进?对新华社的提问,应勇表示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刻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建设的重要标志。

  “一网通办”就是面向企业和市民的所有政务服务都“进一网、能通办”。“一网”,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政务服务网络。去年上海决策建立了市大数据中心,实现了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和电子证照四大基础数据库数据的归集纳入,并初步建立了公共数据汇聚、互联、共享和开放的机制,推动了公共数据由政府部门管理为中心向以用户服务为中心转变。同时,“一网通办”平台注册企业和公民用户数已超过950万,实现了身份认证、总客服、公共支付、物流快递的统一。已接入1339项政务服务事项,90%的网上办事事项实现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99%的民生服务事项实现了全市通办,效果明显。

  应勇指出,“一网通办”不可能一蹴而就。去年开展的工作和推出的措施,将继续深化推进。要进一步加大公共数据的整合和开放力度,逐步使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都接入市大数据中心。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公共数据开放管理规定,实现公共数据进一步开放。在信息和数据时代,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资源,公共数据整合开放,既是集中管理、高效便捷应用的需要,也是用好公共数据、发展数字经济的需要。还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系统重构政府部门内部业务流程,重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办事流程,有些甚至是革命性再造。通过努力,实现“双减半、双一百”,接入在线服务平台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再减一半、提交材料再减一半,对100项政务服务事项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再增加100项民生服务事项全市通办,逐步使企业和市民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做好“店小二”服务,体现上海速度

  央视向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代表提问特斯拉项目。“这是有史以来外资在上海最大的一笔制造业投资,去年从签约、拿地到开工只用了半年时间,充分体现了上海速度。”陈鸣波介绍,项目开工以来进展顺利,预计今年5月完成总装车间建设,年底部分生产线就可以正式投产。

  陈鸣波表示,2019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这三个领域会加大投资力度,预计今年开工项目360个,总投资3300余亿元。目前在建的重点产业项目1800多个,总投资7860亿元。“相信重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会越来越多,我们在此也欢迎更多全球创新企业来上海,我们一定做好‘店小二’服务,体现上海速度。”

  “屋里厢”到“垃圾箱”,是文明的距离

  提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上海市村居协会会长朱国萍代表坦言,这一年来在基层实实在在感受到这股绿色新时尚风潮带来的变化。垃圾分类前些年也尝试过,推进下来难度很大,特别是源头分类难,居民们也向居委干部抱怨,扔个垃圾还要分类,太麻烦了。“如今大家生活水平上去了,环境意识越来越强,这些年对垃圾分类这件事,逐渐从‘怕麻烦’到‘有共识’,特别是从‘屋里厢’到‘垃圾箱’这段距离,体现了文明的距离。”

  前不久,《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市人代会上通过,对垃圾收集、运输到处置都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不仅让分类行为有了法治的依据,也打消了不少人“我们辛辛苦苦分类,后面随随便便处理”的顾虑。“有了法律准绳,我们期待的是接下来怎么让法律落实落细,让垃圾分类新时尚真正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金融+科创,陆家嘴张江“双城辉映”

  就科创中心与金融中心的联动,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代表介绍,浦东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也是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因此是金融中心、科创中心联动建设的主战场。

  目前,浦东集聚了全市80%的金融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拥有上海60%的持牌类金融机构,全球十大资管机构有9家在陆家嘴落户。浦东的第一产业是金融业,去年金融业完成增加值2937亿,占浦东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8%,为上海全市贡献了超过50%的增加值。同时,也集聚了全市四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33家外资研发机构,贡献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40%以上,张江科学城活力四射,张江已经成为科创中心建设的品牌标志,浦东还有银联、支付宝等金融和科技融合的企业。

  下一步,浦东将着力推动陆家嘴金融城和张江科学城“双城辉映”,让金融为科技助力,让科技为金融赋能。一是全力服务对接科创板,培育更多高成长的科技企业。二是全力打造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做强服务功能,加强载体建设。三是设立浦东科创基金,聚焦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级。四是建设国内首个金融科技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金融科技产业的生态链,提升创新链、价值链。  

  科创板是资本市场重大的制度创新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董事长朱建弟代表在回答关于科创板相关问题时说,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重大的制度创新,也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大举措。

  “科创板是借鉴国际经验,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朱建弟表示,要从发行、定价、成交、上市、退市等方面体现市场化要求,做到市场化、制度化、法治化监管的并行。信息披露是科创板的核心,是决定科创板是否成功的关键。对资本市场而言,科创板有助于产业龙头的加速形成,也有助于企业优胜劣汰。

  朱建弟表示,科创板设立,在助推国内科创企业上市同时,吸引更多社会投资,促进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对科创企业来说,科创板提供了一个融资的平台,对提高我国直接融资比重起了很大作用,也是降低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举措。

  把南京路淮海路打造成世界级商业街

  就打响“上海购物”品牌,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代表表示,黄浦区今年将继续推进南京路、淮海路的升级改造,让这两条商业街成为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纽约第五大道、东京的银座齐名的世界级商业街,在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中发挥标杆作用。

  杲云表示,去年黄浦区坚持商业业态、街区形态、文化神态、消费生态并举,全力推进南京路淮海路转型升级,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到855亿,增速超过5%,增长速度为近几年最高。前两年,黄浦区的商业受到了高端消费外流、外地消费回流、本地消费横流、电商消费截流、多元消费分流的多重影响,去年则开始明显上升。

  围绕把南京路、淮海路打造成世界级地标商圈,黄浦区营造“最上海”的购物氛围,最时尚的商业体验,最国际的商业感受。“南京路上的新世界商场今年将关门改造,将和去年改造的世茂广场、第一百货中心形成一个‘金三角’,成为南京路最有影响的标志性区域。”       (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6版:全国两会·现场
   第A07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都市小区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中央绘好“大写意” 上海画好“工笔画”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要闻A03中央绘好“大写意” 上海画好“工笔画” 2019-03-07 2 2019年03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