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雪菲
牙不好晚年生活堪忧 缺失的牙齿要及时处理
都说牙好胃口好,身体才能健康。 对于牙齿这样一个高强度、高频率的受力器官,牙列中有一颗牙齿缺失便意味着三维动力平衡被破坏,邻牙倾斜、对咬合牙伸长、牙周组织的破坏、食物嵌塞引发龋齿、咬合紊乱等都是不可避免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形成偏侧咀嚼习惯、咀嚼效率下降或丧失,随之会影响消化吸收等身体其他机能。这也是就是很多老人缺牙后只能清汤寡水地过日子,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身体也逐渐消瘦。因此,口腔专家提醒广大缺牙者:牙齿缺失要及时修补。
如何选择处理方式,让缺失的牙齿再“长”出来?
近年来,随着人们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缺牙者开始积极寻求修复。然而面对诸多的缺牙处理方式、材料时又感觉无从下手?对此,留美种植硕士季爱萍指出:缺牙处理方式的选择首先需要综合考虑口内的情况。不同的缺牙处理方式有不同的适应症,缺牙者的口腔情况诸如牙槽骨高度、密度等符合哪类处理方式的适应症,就是较为合适的处理方式。其次,理想的缺牙处理方式还应是对邻牙没有破坏性,无论是形态、色泽、牢固程度、咀嚼功能等,均与真牙几乎无差别。被称之为人类第三颗牙齿的种植牙,就因其能同时满足对美观、稳固牢靠和咀嚼功能的需求而成为重要的修复方式。
缺牙老人的福音——微创舒适处理
众所周知,老年人的整体身体状况相较于年轻人较弱,且牙槽骨条件较差,想要种牙却困难重重。近年来,微创舒适处理的理念开始在口腔种植领域广泛应用。这无疑给许多对于缺牙处理时间及处理过程有要求的缺牙者特别是老龄缺牙者带来了福音。微创舒适的处理方式,不仅缩短了处理时间,使处理过程变得更加安全、舒适、几乎无痛,还可以有效降低对牙槽骨造成的创伤,加快处理后的愈合。同时还可有效缩短缺牙处理的周期,减少缺牙者的复诊次数。对于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缺牙老人,也能通过改变植体的植入角度和特殊的力学设计进行修复。
本周末种植硕士团专场讲座 报名可享多重好礼
本周末,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缺牙公益讲座特邀留美种植硕士、资深口腔种植专家郭奇助阵,为广大缺牙者解析缺牙处理新理念,并提供面对面答疑及免费缺牙处理方案设计。
活动时间: 4月13日(周六)
活动对象:存在牙齿松动、缺失、缺损、烤瓷牙修复失败、活动假牙不适等情况的读者
1 免费缺牙处理方案建议
2 口腔专家面对面答疑交流
3 免费面对面讲解“余留牙”保留价值
4 口腔专家现场讲座,详解缺牙处理方式的选择
报名方式:拨打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室爱牙热线
021-6299 9939
本版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期特邀专家
季爱萍
口腔主治医师
美国牙医协会(ADA)会员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种植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具有10余年口腔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各种常见及复杂的牙齿缺失的冠(桥)修复,涉及咬合重建的冠内冠外精密附着体和套筒冠的修复。
郭 奇
主治医师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
二十余年口腔临床工作经验,擅长根管治疗,口腔美容修复,各种缺失牙齿的冠桥修复,以及缺失牙齿的微创、无痛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