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2018年上海检察三分院共计受理海关走私犯罪审查批准逮捕案件101件223人,审查起诉案件139件359人(单位),经审查,对120件297人(单位)提起公诉,同比分别增长20%、16.93%。分析发现,走私案件呈现4个特点及趋势:
首先,单位犯罪多发,涉案犯罪嫌疑人文化程度较高。分院受理审查起诉的139件走私案件中,单位犯罪42件,单位犯罪率约为30.21%;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90人,约占64.74%,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5人。
其次,涉案罪名相对集中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2018年分院受理审查逮捕及审查起诉案件中,走私普通货物、物品案件占比均超80%,其中海上走私成品油、白糖案件数及人数增长迅速,走私洋垃圾案件呈上升趋势。
此外,犯罪方法、手段多样化。随着走私人员反侦查意识的提升,走私手段也出现由原始化、单一化向隐蔽化、多样化转变,如低报型走私案件中隐匿真实原始单证、提供虚假折扣证明,接驳型走私中采取暗号交易、背后指挥,转关运输过程中调换真实货物等等,都使得侦查取证难度增大。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走私也成为新的犯罪手法。若有公司使用他人身份证“化整为零”进行、非以自用为目的的网购报税进口的走私行为,即为“刷单”走私,将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刑罚。
最后,自首、坦白比例较高。2018年办理的案件中,自首认定率高达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