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养老“接地气”
走进奉贤庄行镇吕桥村“四堂间”,近十位老人坐在“客堂”里跟着志愿者做手指操。右手边“饭堂”里,村里的阿姨正帮老人煮着馄饨。吕桥村党支部书记王纪英告诉记者,厅堂的左边还有老人学习的“学堂”,让老人看看书写写字。
吕桥村的“四堂间”是奉贤区开展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的缩影。奉贤区利用农村地区闲置的宅基房屋,通过基础设施改造,以“政府牵头、社会赞助、村委负责、老年自愿”的机制,为本宅基(村民小组)独居、高龄、困难等老年人提供“吃饭的食堂,学习的课堂,聊天的客堂,议事的厅堂”等就近养老服务。
目前,“四堂间’养老服务新模式已累计创建完成321家。“去年开始,我们着重加强‘四堂间’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运营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奉贤区民政局局长陈静介绍道。近年,奉贤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出台“四堂间”相关创建与运营、评估标准,打造“四堂间”1.0版至3.0版。引进了专业社会组织上海新途健康促进社参与50家“四堂间”的运营管理,制定制度规范,创建星级“四堂间”。
陈静表示:“今年,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四间堂’将扩大至150家,我们还将新增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103家,到‘十三五’末计划完成创建500家,实现全区农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全覆盖。”
“智能表”年内全覆盖
3月12日上午9时58分,奉贤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接到紧急报警:家住奉贤西渡街道红包一居的邵老伯来电称,老伴突发脑梗。工作人员快速询问老人病情和家中情况后,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赶紧拨打120并联系老人子女。10时06分通知居委干部前去老人家中。10时:10分,120救护车到达老人家中,将老人及时送往医院。3月13日邵老伯子女反馈,老人正在重症室观察,病情已基本稳定并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这位及时获得救助的邵老伯是奉贤“智慧居家养老”项目首批获益的4200名老人之一。2018年5月,奉贤区民政局开通80181111服务热线,正式启动奉贤区智慧居家一期项目实施。作为一项集居家生活监测、应急救助、定位、健康管理等功能的养老服务应用,老年人只需佩戴“智能腕表”,就可享受到电话关爱、一键呼救、定位监测、社区融合等线上线下养老服务,子女也可通过微信平台,掌握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状况。
“智慧居家养老”推进近一年来,众多老人从中获益。奉贤的老人们都把“智慧腕表”亲切地称为“救命表”、“亲情表”。今年春节刚过,家住贝港四居的阮英玉老人独自在家中卫生间内摔倒了,因为戴着养老腕表,当即用养老腕表呼叫了家属,及时获得了救助。
2018年是奉贤“智慧居家养老”试点阶段,服务对象为南桥镇、西渡街道、奉浦街道、金海社区65周岁以上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覆盖数量4200人。2019年,奉贤区将继续扩大智慧产品的应用,实现全区覆盖。奉贤还将以青村镇吴房村为试点,通过流转农民闲置房屋,由村级经济合作社或第三方统一管理,发展民宿旅游、养老社区,在养老社区中引入长护险、居家养老、长者照护等服务,建成集乡村旅游和乡村养老为一体的产业链,形成“走民宿规划建设之路,结度假式养老之果”的乡村发展模式,凝聚乡音、乡情、乡韵,打造人文和谐环境,实现老年人“住得近、住得起、住得惯”的家门口幸福养老。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