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系列人才政策集聚大批英才
马亚宁
■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离不开天下创新英才。五年来,上海制定人才政策“20条”“30条”,集聚了一大批科创英才,“高被引科学家”入选人数达到65人(占全国11.2%)。目前,在沪工作创业的外国人已达21.5万人,共发放《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近500张,均位居全国第一。昨天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人才办主任冷伟青表示,近年来上海在制定相关人才政策时的核心理念,就是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

  目前,上海正在按照这样的理念,下放一些权力,放大一些收益,放宽条件,放开空间,努力把权和利真正放到市场主体手中。比如,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净收入的70%以上可以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活力。

  在人才评价改革方面,强化市场评价的决定性作用和用人单位主体,推进职称评审改革,比如率先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动由领军企业行业协会等牵头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对今后的人才评价,让用人主体、让行业发挥专业作用。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人才政策要对标国际。据介绍,上海即将出台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将积极地吸收国际通行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为高峰人才量身创设“四无机构”,即无行政级别、无事业编制、无岗位设置限制、无工资总额限制的新型机构,实施国际通行的工作体制等。

  与此同时,健全高峰人才及其团队的社会保障,确保这些人才安心在上海创新、创业和创造,引得进更要留得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五年成绩亮眼
建设张江科学城迈向世界一流
一系列人才政策集聚大批英才
新民晚报要闻A06一系列人才政策集聚大批英才 2019-05-22 2 2019年05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