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蒙令华
他曾经是一名留学日本的在读博士,而且专攻的是冷门而高深的基督教神学专业;他现在的身份则是农民,一个在日本取得了合法身份、可以从事农业种植工作的地道的农民。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剑峰:留学日本并一路成为了著名的同志社大学神学研究科专攻基督教神学的博士生,然而,他最终却毅然放弃了成为神学研究者的道路,选择了一种自己更想要、把工作融入其中的生活,在日本乡下做起了农民。
人物名片
李剑峰
株式会社绿通丹波农园社长
日本同志社大学神学研究科硕士
1
这里的农村就像『一休』生活的地方
李剑峰,黑龙江哈尔滨人。2000年夏天,通过自考获得大专文凭的李剑峰先是到了当地教育局下属的旅行社工作,负责安排学校学生的夏令营活动。但他很快就辞职了,自己开了一家幼儿园和面向小学生的辅导班。就在这年,有一天,他陪一个朋友去中介公司办日本签证手续,也拿了一份材料回家。“趁着年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李剑峰萌生了去日本留学的念头,当晚,他就跟家人商量,结果母亲一听就反对,好在父亲表示了支持,觉得男孩子应该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2000年10月,李剑峰办好了留学手续,2001年4月来到日本,先在神户一所语言学校学了两年日语。2004年,通过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进入位于西宫的圣和大学人文学部基督教学科。其实,他在2003年就参加了考试并被圣和大学国际交流专业录取,但他一心要读神学专业,放弃了。2008年,李剑峰又考入位于日本京都的著名私立大学同志社大学神学研究科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又攻读博士学位。
在这期间,他从小想当农民的种子慢慢开始发芽。李剑峰的爷爷奶奶家在农村,他经常随父亲到农村住上几天,对农村的生活很是迷恋。有一次去亲戚家做客,别人问在场一堆小孩长大了想做什么,李剑峰就回答“我要当农民”,引起大家哄笑。
到了日本,在神户和京都,李剑峰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乡间的干净和舒适。特别是他后来生活和工作的丹波市山南町,就像李剑峰小时候看过的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描述的场景。而且,这里是日本古代向天皇进贡的地方,还是日本100个最佳观赏红叶胜地之一,町里有个寺庙,传说是圣德太子所建,每年秋天都会迎来大批日本客人。2018年从同志社大学退学之后,李剑峰便决定选择一个跟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到丹波市山南町当农民。
2
一波三折终于获取“农民”身份
想做农民,首先面临的就是日本法律上的认可。李剑峰最早是经朋友介绍,准备到位于丹波市山南町的一家大型农业公司就职。李剑峰入职后,在丹波市入管局领取从学生签证变为就职签证的申请结果时遇到麻烦了:入管局拒签他的申请,理由是他的工作跟所学专业和外国人身份都无关,这个公司“没有必要用一个外国人,任何一个日本人都可以做这样的工作”。
幸好,当时是公司社长陪着李剑峰一起去办理的。这个比李剑峰大不了几岁的老板一直以来都理解和支持李剑峰的愿望。李剑峰当时就问签证官:如果自己投资一家农业公司的话,是不是就可以获得签证?签证官回答说,只要符合日本法律对投资和经营的规定,是可以的。在回去的路上,公司社长主动跟李剑峰商量说,如果想开一个公司,他一定会给予支持。
在社长的支持下,李剑峰立即着手准备投资公司所需材料,2018年5月,他注册成立了“株式会社绿通丹波农园”,又于7月拿到了“投资经营管理,主要从事农业”的签证,获取了在日本合法当农民的身份。
虽然有了合法“身份”,但生活和工作在日本农村,获得当地的村民认同并不容易。日本农村跟中国农村相似,都有相对保守的一面,不太接受外地人——更何况李剑峰还是外国人。但另一面,一旦他们接受了你,就会把你当作自家人。
在那位社长的协助下,李剑峰结识了山南町一位80多岁的老人。这位老人对李剑峰不仅把自己的土地租了给他,还帮助他从其他人那里租地,李剑峰当时租下的1.5公顷土地,都是通过他帮忙的。
在山南町租下一户农民空闲的房子定居下来后,李剑峰开始慢慢了解日本农村。他发现,跟中国一样,日本农村的老龄化非常严重。年轻人大部分通过上学去了城市,毕业后也基本留在了大城市。在李剑峰周围从事农业的人,65岁算是年轻的,很多80岁甚至90多岁的人都还在地里干活。
3
跟日本农民交朋友学了很多经验
李剑峰很快适应了农村的环境。他特别擅长跟老年人沟通,从他们的人生经验和阅历中学习到了许多。而且幸运的是,当地的农户在了解和熟悉他之后,都非常热心地教他很多种植经验,比如播种的疏密和间距程度以及应有的通风条件;比如种的蔬菜该到哪里销售,等等。李剑峰迅速掌握了基本的农业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
由于2018年成立农业公司和获得签证时已经错过了春季的播种,李剑峰在这一年只种植了在日本最有名的丹波红豆和大米。今年春天,李剑峰才真正开始蔬菜的种植,种下了黄瓜、西红柿、茄子、青菜、香瓜、西瓜和角瓜等果蔬。
在山南町安定下来后,李剑峰偶尔也想:这就是我一辈子的生活吗?周围的农民朋友也觉得,靠农业生活下去是不容易的,因此对李剑峰还是隐隐有些担心。李剑峰前几天去当地的“蔬菜直贩所”卖菜时,还有一个老太太问他:你在这里生活快乐吗?
李剑峰觉得,日本年轻人当中从事农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而且自己还年轻,有知识有想法,虽然最开始只是想选择做农民这种生活方式,但成立了公司之后,做农业就成为了自己的事业和目标。李剑峰也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人,包括上学时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是像其他留学生那样为了将来工作考虑大多数都选择了金融、经济类的专业;而现在,又能把自己希望的生活和工作融为一体,这就令他非常满足。因此在回答那位老太太时,他说:“我很快乐!”
4
当地政府成立农校吸引年轻人回流
李剑峰种植的蔬菜和水果,目前是拿到当地的“蔬菜直贩所”直接卖给当地的居民,或者销给农协与批发商。在这个过程中李剑峰慢慢了解到,日本人也跟中国人一样,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子的家庭,虽然在超市里能够买到各种各样外形漂亮的蔬菜,但大家还是很乐意从农户那里直接购买,哪怕形状没那么好看,但吃起来更放心。另外,自己种植的蔬菜要进入大型超市,也需要通过中间商才可以。
李剑峰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初步想法和计划:一是日本有着发达的网络和便捷的物流,只要不是远到像北海道、冲绳这样的地方,一天之内都能用冷藏的方式送到家门口;二是,在日华人普遍使用微信等社交网络,可以慢慢培养用户,实行会员制,专门供应。
尽管目前公司的投资和收入还没有达到平衡,但李剑峰对未来却充满了信心。他说,从事农业,要想稳定下来,至少需要经营三五年才可以。而日本农村的老龄化,则给自己带来了机会,想租、想买土地,都会特别容易,因此下一步考虑的就是如何扩大规模。
现在公司只有李剑峰自己一个人,那位社长偶尔会让夫人前来帮忙打工,但已经有朋友决定年底之前来跟李剑峰合作。
另外,父母的支持也让李剑峰倍感欣慰——在更换签证遇到困难的那段时间,李剑峰的母亲刚好在日本,看到了他的种种努力和不容易。2018年年底,父母再次来到日本,一起跟李剑峰住在山南町一段时间,目睹他的生活和工作,还有周围的日本农民对李剑峰的认可和关心之后,也放心了许多。
令人高兴的是,今年5月,李剑峰种植的蔬菜开始销往神户元町一带的华人餐厅,特别是深受华人欢迎的香菜。
李剑峰的努力和成绩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丹波市政府创办了一所农业学校。李剑峰表示,日本人肯钻研,农业技术也很发达,特别是不施加化肥的自然种植方式,更加环保健康。而中国人头脑灵活,有市场意识。中日之间在农业领域也可以有很好的交流与合作。
李剑峰说:“我的梦想不仅仅是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而是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观光于一体的作为‘第六产业’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