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F02:中缝12-13
     
本版列表新闻
晒晒我家老照片~~~
     
2019年07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晒晒我家老照片
为8路公交车“保驾护航”
叶晓雯
■ 90年代初的8路终点站台
扫二维码看精彩视频
  杨浦区的杨树浦路上有一条通往五角场的公交线路,在20多年前,这是唯一一条通往五角场中心城区的公交线路。年逾七旬的贝新祥当时是车队里的安全员,为每一辆公交车“保驾护航”,一干就是40年。

  8路公交车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前身是60路公交车。据贝新祥回忆,8路电车从杨树浦路开往五角场,总里程5.56公里。每到上班高峰,车队派出全部27辆车应对高客流,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遇到几个大站几乎站站都有“吊车”现象。在那个年代,公交车承载了超大的客运量。在当时挤公交是上班族们每天最头疼的事。为此,他所在的上海电车二场领导组织轮休的司乘人员义务到拥挤站点疏导人流,每位工作人员牺牲休息时间,一到早高峰就守在车门口用尽力气把乘客推上车,每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门关上。

  在长期的高负荷运营下,公交车时常需要维护保养。“当时工作很辛苦,头班车4点一直要到晚上零点过8分末班车结束进站,一天要运行20个小时。”贝师傅回忆当年,那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直到90年代中期,538路公交车的开通才缓解了8路电车的客流压力。现在通往五角场的道路更通畅了,公交线路和地铁线也越来越多,市民出行的选择方式也更多了。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现代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也更人性化。公交车的设计越发的舒适,不仅有空调,前后车门都设有摄像头,上下客关车门不会磕碰到乘客,司乘关系也越来越和谐。“我虽然退休10多年了,平时也会出门坐公交,相对于地铁,我还是更喜欢坐公交。”与公交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贝师傅对公交车的感情十分深厚,因8路终点站离家很近,他也时常回“娘家”看看,看望领导和同事,大家见到他也喜欢喊他一声“老法师”,他们都记得“保驾护航”的贝师傅。

  叶晓雯

  征集方式:将照片发送至 linshenghao@xmwb.com.cn

  作品要求:

  1.内容请以家庭视角,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变化。

  2.上传者请写明作品的内容说明:时间、地点和主题等基本信息,附说明文字500字以内。

  3.上传者请留下姓名、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特别报道
   第A11版:特别报道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健康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祝新民晚报创刊90周年专版
   第ZF01版:中缝2-23
   第ZF02版:中缝12-13
为8路公交车“保驾护航”
新民晚报中缝12-13ZF02为8路公交车“保驾护航” 2019-07-01 2 2019年07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