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让“渐冻人”唐旭的精神激励青少年
邵宁
  邵宁

  除了右手食指外,其他手指都完全使不上劲,胸部以下的部分则毫无知觉,依然咬着牙和健全人一样读完中学,考上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最近,本报报道的“渐冻人”唐旭的故事,让人感动。

  唐旭这个名字,对本报读者来说并不陌生。自从2007年刊发第一篇报道《1根手指,写出“年级第1名”》,本报持续关注这位特殊的年轻人12年了。12年,整整一轮,一个婴儿变成翩翩少年,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而唐旭,也从一名重度残疾的农村孩子,成为了上海企业一名出色的IT工程师。这一切,堪称奇迹。

  铸就这一奇迹的,无疑是唐旭身边的大爱。这其中,既有老师的拳拳爱心,也有同学的手足之爱,更有无数上海人的殷殷之情——从媒体记者到捐款的市民,从接纳他实习的街道到现在聘用他的公司……在关键时刻,有关部门让他破格参加高考,使他圆了大学梦,更使他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唐旭写道:“上海的开放和包容,让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努力拼搏,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这一奇迹的诞生,更离不开唐旭自身的努力,他的自强不息,他的拼搏向上,他的非凡毅力。“我情愿不吃饭,也要把书读好,我身体已经不好了,但我要用脑子做一个有用的人。”正是他的好学和坚强,感动了那么多校长、老师、同学和素不相识的上海市民,使他们纷纷为他伸出援手。10多年来,唐旭没有一天停止过努力和奋斗,他用一根手指,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今年4月,他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款1000元,资助一名崇明的贫困学生,新的“爱心接力”开始了。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失掉的东西越多,你就越富有:因为心灵会创造你所缺少的东西。”唐旭的故事,正是这句话真实的写照。

  这些年来,轮椅上的唐旭,已成为很多同龄人的偶像。大学期间,他所在寝室的平均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这是因为内心有个声音始终激励着室友:“唐旭遭遇这么大困难都能这么执着努力,我们没有理由偷懒。”

  今天,“渐冻人”唐旭的精神理应激励更多的青少年拼搏奋斗。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唐旭用一根手指,书写了自己的精彩人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聚焦/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财经
   第A16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
   第A19版:金色池塘
   第A2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乐活年华/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首次牵手12345为民服务解难题
上海明年实现5G全市域覆盖
让“渐冻人”唐旭的精神激励青少年
5G养老院 黑科技加持
今明雨水暂歇 下周初雨势再起
新民晚报要闻A03让“渐冻人”唐旭的精神激励青少年 2019-07-06 2 2019年07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