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吸取能量
第一季《这!就是街舞》,来自上海歌舞团的朱洁静就已来过这片舞台,不仅上台跳,还曾作为观众,站在台下看完近10个小时的节目录制。节目到了第二季,朱洁静又来了。“我跟街舞的缘分已经很深厚了,每一次我都是倾尽全力帮助每一位跟我合作的舞者。”朱洁静说,“街舞充满着创造力,它让我的每一根头发丝、每一个细胞都感觉是崭新的,那是一个崭新的朱洁静。通过这个舞台,我又有了更多的能量,所以我也在吸取能量。”
这次,朱洁静合作的舞者叫陈健严,他的街舞是比较有战斗力的,然而第一次见到“朱老师”时,陈健严一个90度的鞠躬,彬彬有礼,“他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乖孩子,跟他在台上与对手battle(对战)时,衣服脱掉,冲着对手张扬的表现截然相反的。”朱洁静说,和他合作排练的几天里,“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教室,也从来没有说老师我们不练了,我们休息吧,永远是在练。所以他的进步不是按天算的,而是按每一秒钟算的。”
跳了几十年的舞蹈,朱洁静见过身边太多放弃的人。那天朱洁静从专业的角度,“批评”了陈健严几句。等朱洁静在外面冷静了一会,回到练功房时,她看到陈健严正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陈健严你为什么做不到?”“我为他鼓掌,这是一个职业舞者最可贵的品质。”朱洁静说,“他是非常坚韧的,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老师说不行,我就再多练一遍,哪怕是已经录制完了。”
这一季还吸引了上海歌舞团的侯腾飞。侯腾飞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现场街舞的对战后说,“我学舞蹈二十多年,从未感受过的一种狂热。”节目组安排与他合作的舞者是AC与Franklin,那天,侯腾飞听到两个人在练功房的对话,“你看着我跳,我今天就是把膝盖摔碎了,也要摔成功。”侯腾飞被震撼了,看着他们一遍一遍摔……他们还来安慰侯腾飞,“侯老师你放心,节奏,我肯定能赶上。”
“街舞现在可以做到这么火,是有它的道理的。”侯腾飞说,“作为电视节目,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舞蹈元素,给观众看到街舞选手的另一面。对于专业圈而言,街舞可能会有些阻力,但是大家都是年轻人,舞蹈是需要我们这辈人来继续,除了传承之外,还要去创新,去发展。”
全力以赴、受伤不退缩,是舞者对舞台的尊重。就像朱洁静和侯腾飞看到的那样,年轻的街舞者无论是齐舞还是对战,都能让观众看到他们的全力以赴,展现了对于对手的尊重。精湛的舞技背后,几乎所有选手都有伤痛的困扰,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人因为受伤放弃舞台、影响团队,每一个选手都用自己的拼尽全力去展现对舞台的尊重。
从模仿到创新
除了舞台上的年轻舞者在为舞蹈努力,节目的背后,也有一群年轻人在努力创新。从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电视综艺,到《这!就是街舞》等网络综艺,陆伟和他的团队在做了多年的卫视综艺节目之后,终于寻找到了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发声的契机……《这!就是街舞》项目应运而生。
事实上,从学习和引进各国优秀综艺节目,到如今生产和打造原创综艺节目,这些年来,中国综艺节目创作者渐渐意识到,若一味迎合观众的审美诉求,节目很难走得长远。面向更多年轻受众的网络综艺选择什么内容、如何呈现内容、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成为陆伟和团队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现在的观众审美品味很高,想用好的作品打动他们,就必须要有文化内涵,所以我们节目的重心放在了呈现街舞本身带给观众的一种文化内核上。”陆伟说,“我希望展现舞台上的选手‘用实力说话’的竞争精神,让年轻人感受到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另外一个就是‘团队精神’,就是‘团结身边的人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我觉得,做节目在满足大家艺术审美的基础上,让他们思考一些跟人生和未来发展相关的问题是更重要的。”正是因为节目传递出了观众愿意接受的理念和价值观,他们才会选择去观看、去学习、去接受。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