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助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助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助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2019年08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三角合力推世界级创新集群
助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张炯强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依靠长三角整体的创新优势,形成长三角合力推举的世界级创新集群”,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近日接受记者独家采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近2.5万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总面积、1.5亿人口、年均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长三角地区的综合体量目前已世界领先。不过,倘若以人均GDP、地均GDP、人均专利数等指标来观察,与全球创新城镇群相比,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能级和效率仍有待提升。

  2016年,美国湾区的人均产值是长三角的3.4倍;英国伦敦地区的地均产值是长三角的6.1倍;日本关东地区的人均专利是长三角的9倍多……吴志强说,这组数字表明,长三角城市群迫切需要提升发展质量,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创新。

  “浙江有大量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它们对原创性科技成果有迫切需求;江苏出台了强有力的创新政策;上海则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和金融优势;安徽拥有设备资源”,吴志强说,科技创新所需的政策、人才、需求、设施和资本在长三角都能找到,关键是要将各地的创新要素建构在同一网络上。研究表明,在城镇群中,城市间的协同创新活动强烈地依附于人与人之间的创新交互关系。因此,吴志强认为,依托长三角区域内个人、团队、机构之间的原有合作基础,通过智能撮合的示范实验,为区域创新疏通创新要素流动的障碍,由此激发出更大的创新活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城镇群落,是当前必须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吴志强建议,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区域创新资源的最佳配置。比如,一家浙江企业欲寻求技术合作,可通过这个平台找到领域内最合适的领军人才、试验设备、最优质的投资者;或者,也可以从创新人才着手,按照他们的研究背景和专业特长,智能查找最佳的合作机构、试验平台和投资者,实现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样一来,长三角区域内所有与创新相关的要素都被联接在一个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上。”吴志强说。眼下,创新不再只是单个城市的事情,而是一个城市群落共同面对的课题。若能让区域内的创新要素智慧地流动,未来的长三角将爆发出巨大创新潜能。

  实际上,在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省市已经建立了许多专项平台。它们有的用于大型科研设施的共享,有的侧重于专利技术的应用,有的则专注于构建人才数据库,不过,这些平台之间彼此并不相通。吴志强说,应逐步通过“网连网”,把这些分类资源连接到一个更大的平台上,汇聚更全面的创新要素。而长三角一体化正是打破创新五大要素——政府、资本、企业、科研机构、人才的隔阂壁垒的关键。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18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英国
   第A24版:加拿大/新民海外
13810个城市建成区全图
城市群竞争是未来创新能力核心
长三角合力推世界级创新集群
新民晚报新视界A06长三角合力推世界级创新集群 2019-08-11 2 2019年08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