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避免为虎作伥 反思报道手法~~~
避免为虎作伥 反思报道手法~~~
避免为虎作伥 反思报道手法~~~
避免为虎作伥 反思报道手法~~~
     
2016年07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避免为虎作伥 反思报道手法
法媒将不再刊播恐袭者影像
张代蕾
■ 多家法国纸媒在报道教堂人质事件时采用遇难神甫的照片 图GJ
  法国多家主要媒体27日宣布,今后将不在报道中公布恐袭者个人照片,避免无意中充当这些血腥杀手及其背后恐怖组织的宣传工具。

  专家认为此举有可取之处,因为已有研究显示,大量且详细的报道可能在短期内“刺激”类似恐袭或暴力事件再次发生。

  不予“死后荣耀”

  法国主要新闻频道商业调频电视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法国24小时新闻网站宣布,将停止在报道中播出恐袭者影像,以免给这些凶手增添“死后荣耀”。

  阿拉伯语电台“蒙特卡洛”稍后宣布也将采取这一做法,法国《世界报》和《十字架报》先前已经宣布采取这一做法。欧洲第一电台更严,甚至将不公布恐袭者姓名。但多数媒体认为,为保障公众知情权,恐袭者姓名还是应该公开。

  “尼斯恐袭后我们意识到,大量展示恐袭者照片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世界报》总编费诺利奥说。

  夺走84人性命的尼斯恐袭发生后,元凶布赫莱勒的照片一时充斥法国各大媒体,包括他秀肌肉、跳拉丁舞的旧照。

  商业调频电视台评论主管贝鲁说:“昨晚我们决定,将不再展示恐怖分子照片……照片非常有代表性,而且被反复展示,给人以恐怖分子和受害者受到同等对待的感觉。”

  不过,左翼日报《解放报》表示将继续公布恐袭者照片,认为这与带给凶手“死后荣耀”是两码事。

  避免如法炮制

  专家表示,欧洲近期连续遭遇恐袭和暴力事件,媒体报道保持一定克制有好处,不仅能防止媒体沦为恐怖分子的宣传工具,还能避免刺激有意效仿者炮制类似袭击。

  供职于西澳大利亚大学的专家耶特尔研究了1970年以来恐怖暴力事件相关数据,发现“如果对一起袭击大规模报道,那么在接下来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内,会看到更多袭击发生”。

  他认为,欧洲近来发生的袭击事件多为校园枪击式和恐怖“独狼”式两种类型,无论对哪一类,媒体报道时都应该像报道自杀事件一样保持克制,不宜公开过多细节。

  “从恐怖团伙的角度来看,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正是他们想要的。人人都看,人人都害怕,恐怖组织正需要这样的媒体平台,报道越多越好。”耶特尔说,“而对于校园枪击类袭击,单是高曝光率这一点,或许就足以‘鼓励’其他枪手也大开杀戒。”

  张代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7天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尚
   第B02版:潮事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法媒将不再刊播恐袭者影像
法教堂人质事件嫌疑人确认
默克尔宣布反恐“九点计划”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8法媒将不再刊播恐袭者影像 2016-07-29 2 2016年07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