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所谓的“双一流建设拟定大学名单”,之所以引起教育界震动,主要是其出笼的时间点颇为吸引眼球。记者发现,从2007年至2013年,教育部每年都会在工作要点中提及“985”和“211”工程,但在过去两年的工作要点中,却找不到相关描述。这也难怪近两年来坊间会一直流传着“985高校”和“211高校”或将终止之说。果然,就在一个月前,教育部官网发布了一份文件,宣布有382份规范性文件失效,其中就包括了《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985”“211”工程以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教育部在解释中肯定了“985工程”“211工程”取得的成绩,但也表示,应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正是源于这样的演变与发展背景,那份“双一流”名单才得以迅速流传。其中提及的“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在“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拟定名单”里,仅沪苏浙三地就有56所高校上榜,不仅有原“985”和“211”高校,还有像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这样的地方高校,而且所涉及的学科均为这些高校的强势专业。
最新一期麦可思教育研究发布调查称,虽然我国给予了学科建设大量的投入,但重点建设的学科布局结构不够合理,重点学科集中在少数高校里,地方高校才占了4.33%。而且,重点学科又集中在少数学科门类里面。
虽然网上流传的“双一流”名单已被证实虚假,但有关此轮高教改革,其实早有顶层设计。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据悉,目前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界都在围绕“双一流”的战略,努力寻找各自高校的机遇,攀登新的学科发展高峰。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