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不搞形式主义 不搞走马观花~~~
不搞形式主义 不搞走马观花~~~
不搞形式主义 不搞走马观花~~~
不搞形式主义 不搞走马观花~~~
不搞形式主义 不搞走马观花~~~
     
2016年07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搞形式主义 不搞走马观花
东方歌舞之花“绽放”林区
鲁明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7月至8月期间,中国东方歌舞团派出两支精干艺术队伍,分赴东北和福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大型公益演出活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宋官林说,这次巡演绝不搞形式主义、更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实实在在的爱心之旅、艺术长征。本月25日,本报记者跟随东方歌舞团的巡演团队来到了黑龙江方正重点国有林区。

  献力作

  5万群众家门口欣赏

  听说东方歌舞团要来演出,地处黑龙江省中南部的方正林区职工群众几乎全部出动。据统计,当晚的室外演出广场共涌进了近5万观众,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家门口看到国家级舞蹈院团的表演。晚上7点开始的演出,不到5点就有很多观众来占座,很多观众都是站着看完2个小时的演出。此次东北巡演,东方歌舞团带来了多部“精美力作”——豪迈的安塞腰鼓、跃动的陕北秧歌,晚会的开场舞就是最近在北京上演的首部舞剧《兰花花·社火》。“好好瞅瞅人家这秧歌是咋扭地,多难得的学习机会。”在现场,一支林区东北秧歌队伍的领队不时提醒周围队员。演出过程中,观众纷纷挥舞荧光棒与表演者互动,雷鸣般的掌声、叫好声更是一波波涌向舞台中央。

  这种过年般的气氛也感染了东方歌舞团的演员们。歌唱家胡晓琳、崔京浩都是黑龙江人,在当晚演唱中都十分投入。崔京浩在和观众交流中说,演出前特意到农贸市场买了几袋苞米,到哪都忘不了喜欢黑土地的味儿。东方歌舞团“三加一”组合的四位老师平均年龄65岁,在节目《世界音乐之旅》中,他们一共演奏了7种乐器,尤其唱起多首经典歌曲时,现场观众的情绪被带动,俨然成为大合唱。

  在总共13个节目中,汇聚了《茉莉花》《把酒问青天》、阿拉伯舞蹈《幻沙魅惑》等独具特色的节目。总导演何利山介绍,在基层演出条件有限,但他们舞美中心搬来了多套顶尖设备,每场演出的前一天,工作人员都要提前赶到现场连夜搭台,调试音响、灯光,非常辛苦,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向观众呈现精美的艺术效果。

  接地气

  走进社区“切磋交流”

  在这一次巡演过程中,方正林区的文艺爱好者和艺术家们还进行了一场“切磋”。值得一提的是,面对难得“大腕”,社区的演员们一点都“不打怵”,从乐器演奏、到歌唱、再到自编自演说唱,大家都争着要演节目,这支社区队伍的吹拉弹唱也显得相当专业。

  这也让来到社区交流的东方歌舞团“三加一”乐队、袁权、刘珂等几位艺术家印象深刻。“三加一”乐队的四位老师“借用”社区乐队的二胡等乐器,表演了一曲《赛马》,舞蹈演员刘珂伴着歌手袁权的一曲《鸿雁》翩翩起舞。他们还送给社区一份礼物:《东方之声》《东方之爱》的光盘,希望大家有效利用这些视频资料观摩、学习。“机会真是难得,能近距离感受东方歌舞团艺术家们的风采,为我们带来了平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节目。”社区居民秦劲凯说。还有一个细节是,在演出结束后的晚餐上,东方歌舞团都会把餐厅服务员和厨师请出来,为他们表演几个节目。

  特派记者 鲁明 (本报方正林区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7天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尚
   第B02版:潮事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东方歌舞之花“绽放”林区
公立博物馆收“文物”要讲规矩
管理部门应该站出来
记者手记
广告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21东方歌舞之花“绽放”林区 2016-07-29 2 2016年07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