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沈锡中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消化科学科带头人。
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肝病学会委员。
主持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攻关课题、上海市教委课题等多项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包括《实用内科学》、《上海市内科学诊疗常规》在内的专著共8部。曾获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擅长胃肠疾病和慢性肝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东院)、周三上午(东院)、周四下午(东院)
都说喝酒伤肝,其实长期喝酒还会致癌。网络曾流传,“喝酒脸红的人更易患食道癌”。据说,喝酒脸红的人因为基因缺陷,乙醛不能转化掉。这类人喝酒时,乙醛会在人体内迅速积聚,人体会出现脸红、心跳快等反应,乙醛本身就具有刺激性,会引发细胞病变。喝酒脸红的人真的更易患食管癌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消化科学科带头人沈锡中指出,虽然喝酒脸红易患食管癌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但相对于不喝酒的人来说,长期喝酒的人患食管癌的几率会大很多。因此,长期有喝酒习惯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尽早发现患癌可能。
长期烟酒相伴小心癌“上门”
据介绍,有些人喝酒容易脸红是因为体内缺少一种酶,喝酒脸红与食管癌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相对于不喝酒的人来说,喝酒的人患食管癌的几率会增加。酒精是多种肿瘤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食管癌,尤其是高度酒。高度酒会烧伤食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复炎症后造成细胞癌变,从而导致食管癌。此外,烟酒对胃也不好,同时拥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的人,食道癌和胃癌的患病风险会更大。还有不少人喜欢将滚烫的食物直接往嘴里送,比如很多人爱吃的火锅、麻辣烫等,这种饮食习惯也存在着危险因素。食道黏膜反复烫伤、增生、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可能诱发癌变。
因此,无论喝酒后“脸红”还是“脸白”,经常酗酒,患食管癌的可能都会大大增加,“但是不能说喝酒喝多了就一定会得食管癌。不过,喝酒对胃、胰腺都有伤害,尤其是对肝的伤害很大。”沈锡中特别提醒,有抽烟喝酒等不良饮食习惯者,一旦进食中出现吞咽不畅,或有异物感,或出现连续性打嗝,长时间不缓解等异常表现的,应引起重视,积极到正规医院做检查。
喝酒呕吐易使胃酸刺激损坏食道
朋友聚会,无酒不欢,在很多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喝酒过量导致呕吐的人并不少见,且以年轻人居多。在一些娱乐场所的周边,经常看到不少酒友蹲在路边狂吐。还有人为了在朋友们面前体现有酒量,干脆在卫生间里用手抠嗓子催吐,吐过之后接着上桌喝。对此,沈锡中指出,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经常有人发现呕吐中有血丝,严重的甚至呕血,其实食管或胃已经因饮酒受到损伤了,长期可能导致食道癌。
提起酒后吐血的病人在临床上并不少,尤其是用手指头抠嗓子催吐,非常容易造成喉部的损伤,造成出血,严重的会发生贲门撕裂,出血量可大可小,少的表现为血丝痰,严重的就会吐血,从几十毫升到上百毫升不等,甚至因出血过多危及生命。沈锡中解释,酒精进入食道后,食道会有烧灼感,特别是高浓度的酒精对食道和胃黏膜的刺激都非常明显,这就能够造成食道的充血、水肿、糜烂。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烧伤,食管就会发生急性炎症。此时若不注意,还在继续饮酒,就可造成食道溃疡,进而刺激引发反流性食管炎。如果在这种情形下,更不能用手抠催吐,让食管反复受刺激。
用手指抠喉咙,如果让贲门口发生改变,就会造成胃黏膜反流。这时胃黏膜就会在食道里生长,经过一段时间,轻度的食管病变会形成不典型的增生,甚至有恶化的危险。如果增生过度,就有可能癌变成食道癌。不过,专家也表示,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在中途干预治疗了,癌变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小。
胃镜可诊断是否患有食道癌
由于治愈食管癌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凡年龄在50岁以上,出现进食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要及时做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微小病变,同时可以方便地钳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目前食管癌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一旦发现食管肿瘤,除通过普通胃镜判断肿瘤大小外,有些患者还需要做超声内镜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和CT或PET-CT等判断肿瘤有没有局部或远处转移,最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如早期食管癌可以选择胃镜下的微创手术,没有远处转移的可以选择常规手术,放疗对部分食管癌患者疗效也很好。
一般来说胃镜检查食管癌很少漏诊,如果胃镜照片清晰,即使不是在三甲医院做的胃镜,检查报告说食管没病变,一般就不会有事,并不需要去大医院反复做胃镜。但如果在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病变而又不能证明是否是食管癌或癌前病变,则需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