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喂越多变扰民
赵先生介绍,以前小区里只有两三只野猫,这五六年间数量激增,渐渐发展成了大约50只野猫。这些野猫四散在小区各处(见上图),现在夏季白天“蛰伏”着,难见踪影,一到晚上,有人给它们喂食,纷纷出来活动。“太多了!总感觉不安全。出了事情谁负责呢?”赵先生说,去年有个孩子逗猫玩,手就不小心被猫给抓伤了。
到了春天,猫咪的发情期,半夜猫叫更让赵先生“抓狂”。“我女儿半夜被吓醒,问这是什么声音。”赵先生抱怨,猫叫特别像新生婴儿的哭声,两三个月前,一到凌晨时分叫声“如泣如诉”,令他一家睡不了安心觉。
“再繁殖下去要越来越多了!”赵先生担忧,小区有些居民爱猫,习惯每天拿剩饭剩菜喂养,可惜没人带它们回家、做绝育手术。他叹气,小区成了养猫场,粪便、食物残渣等常能看到,环境大受影响。
谁来管理流浪猫
小区野猫多这桩事谁来管一管?记者联系到管理小区的物业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小区野猫每天有固定的食物来源,导致数量越来越多,确实影响了卫生。物业曾经多次发书面告示、口头劝导一些喂养的居民,无奈这些居民“不理不睬”,甚至与物业发生争吵。这位工作人员还说,爱猫居民给猫咪们在小区草丛里搭了许多“小窝”,一个个用树枝、木棍、泡沫盒等作材料,物业拆除一个,马上有人继续搭出来。“有爱心是好的,但是这样影响小区环境了,而且也对其他居民有困扰。”
物业“束手无策”,那居委会有办法吗?一位当地居委会干部告诉记者,他们能做的也只是联合物业,对居民进行思想教育,别无他法。
6月23日,记者以普通市民身份向当地派出所“求助”。对于记者陈述的情况,接电话的民警有些哭笑不得,“这你让我们怎么管?”之后,他建议记者应该去向物业、居委会反映情况,如果发生了野猫抓伤,也可以找属地社区民警。电话中,这位民警也说不出管理野猫是哪个部门的“职责范围”,“有‘打狗队’,管理流浪狗的,但人家不管流浪猫啊。”
随后,记者尝试联系到当地“打狗队”,普陀区犬类管理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直言“爱莫能助”,称该机构只负责管理犬类,野猫不在其管理范围内。
喂养行为值得探讨
一圈电话下来,记者也没能帮赵先生找到解决该问题的一方。野猫泛滥影响小区环境,发生在小区里,自然物业是负责管理的第一责任方。然而,问题在于,环境可以反复整治,当发生咬伤事件,传染了病菌,谁来负责?有“打狗队”“收留”流浪狗,却没有地方“收留”流浪猫。那么到底有没有相关部门能采取措施防止人被咬伤?现在看来,似乎没有一方能给出明确答案。
另一方面,爱猫居民热衷喂养,这种爱心行为“催生”出了野猫数量的大大“膨胀”,也是产生扰民问题的根源。“从某种角度说,我认为这种喂养并不负责任,给他人带来了不便。”对此,赵先生不置可否,他建议爱猫居民不妨把小区野猫收养在家,或者通过网络寻找主人,让它们得到更好的照顾。这样既保护了小动物,维护了小区的干净整洁,也减少了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