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名受灾群众获安置
25日下午,“6·24”茂县叠溪山体突发高位垮塌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举行了第六场新闻通气会。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常务副州长徐芝文在通气会上说,截至25日14时,经社会各界信息反馈和公安部门核对,失联人员中已确认15人安全。
300名受灾群众也得到妥善安置。抢险救灾指挥部已组织专门力量,由专人陪护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并发放食品、饮用水、棉被等物资,安排基本生活。
目前,救灾现场已实施交通远端分流,保障救灾生命通道畅通。为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现已设立地质、环保、气象和水务监测岗点14个,全天候监测预警。现场共有46台大型工程机械、10台生命探测仪分片作业,救援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遥感手段难以发现隐患
新闻通气会上,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裴向军介绍,此次特大滑坡灾害,方量在1800万立方米,发生在海拔3400米以上,离受灾村庄1250米,无人居住且山体陡峭,人很难上去;同时由于山高植被密集,受其遮挡,即使高精度卫星也难以拍摄到坡体变形——这意味着现有遥感手段发现不了隐患,传统工程地质勘探手段也难以开展。
此外,灾害发生地历史上地震频发,包括1933年叠溪地震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地层深部岩体损伤——即“内伤”而非“皮肤病”。地震令山体稳定性下降,遇降雨更容易诱发滑坡。日本关东地震等大地震后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据新华社、中新社报道